发布时间:2012-06-06 共1页
劳动经济学(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
A.等级工资
B.岗位工资
C.绩效工资
D.计件工资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计时工资是依据工人的工资标准(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工资的形式;计件工资是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计件工资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
2.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人称为( )收入分配。
A.要素性
B.功能性
C.结构性
D.成本性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这四类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提供要素服务分别得到各自的报酬,分别对应为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这种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
3.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E>1
B.E<1
C.E>0
D.E<0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劳动力供给弹性可分为若干类:①当E=1时,单位供给弹性,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②当E>1时,供给富有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③当E<1时,供给缺乏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4.( )的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实现。
A.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B.基本劳动时间标准
C.最低社会保障
D.最低工资标准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最长劳动时间标准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实现。
5.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因而,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