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20 共1页
电子商务很好地解决了跨区域的信息流问题,但如何进行物资的流动、服务的传递和品牌的推广,还确实是一个难题。在这些方面具有发达连锁配送体系的沃尔玛榜样明显,因而,连锁经营不失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
连锁经营发现电子商务
沃尔玛(Wal-Mart)开始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并开展网络销售的时候,就利用了其自有卫星通讯系统联系起来的遍布全球的商品配送系统,全程监控,实时管理,网络销售很快成为其最大的经营业务。
新浪(sina.com)通过与亚飞汽车连锁店的联姻,利用网络进行汽车销售、租赁业务,实现了信息时代的商务无形网络与车市有形网络的合作,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商业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它的发展风起云涌,各种类型的互联网站几乎都建立了自己的网上超市。传统企业也纷纷触网,建立企业内部网,进行无纸化办公,实施网络化改造。一时间B to B、B to C业务成为大家谈论的热点。
现在大部分B to C业务的开展与最终用户之间缺少中间环节,电子商务的本意是取消中间环节,但现阶段完全没有中间环节是不可能的,电子商务很好地解决了跨区域的信息流问题,但如何进行物资的流动、服务的传递和品牌的推广,还确实是一个难题。在这些方面具有发达连锁配送体系的沃尔玛榜样明显,因而,连锁经营不失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
电子商务与连锁经营比较
连锁经营,根据国际连锁业协会的概念可表述为,通过企业内部分工协作或企业与企业间的分工协作;以提高零售业的组织化水平,获取竞争优势的经营方式。通过明确的分工形成一个具有密切联系的经营体系,这个体系的成员为消费者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在商品的采购、配送、促销等方面采取集中化的做法,从而实现规模效益,连锁经营又分为特许连锁(Franchise Chain)和自愿连锁(Voluntary Chain)。
所谓特许连锁,是指生产者、批发商或服务企业作为授权者给予小企业或个人以权力,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内,将其业务以一定的契约关系与授权者相联系的组织,其中以"麦当劳"为佼佼者。所谓自愿连锁,大多是指由批发企业组织的独立零售集团,是一种以批发为主导的契约型的连锁组织,其特点是成员店的产权与经营权独立,批发商与零售商坐享由集中采购所带来的规模效益,并享受全方位的服务。"7-11"便利连锁店为此种类型。
连锁经营在国际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虽然才10多年时间,但是连锁经营快速发展的势头已经超过了传统百货业。涌现了如北京华联、上海华联、华润万佳等国内零售业巨头。
电子商务,根据世贸组织电子商务专题报告的定义: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生产、营销流通活动,它不仅基于Internet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包括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出口、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的贸易活动。
在中国,电子商务短期内就有了长足的发展,从90年代的"企业信息化过程"到"三金工程",再到"政府、企业上网工程"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的运行,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日趋势完善,到目前为止,全国企业上网数从1995年的200万家增至2004年的2000万家。
从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的概念和分析可知,两者的结合是优势的有机互补,地域分布广阔的连锁经营加盟店为网络虚拟超市提供了实际意义的配送支持,使网上购物空间现实化,充分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战略合作。两者的结合形成一种创新的商业方式,为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客户关系模式。
连锁经营与电子商务发展建言
作为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连锁经营是资本的组织形式,是从资本组合的方面来讲的,电子商务是在一定组织形式基础上的具体模式,也可以说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企业经营方式的信息化改造,从此处可以看出两者的内在联系,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突破以往我们对两者特别是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偏差,为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了可能。
1.信息技术效率的高低决定着连锁经营的发展
连锁经营最早出现在19世纪50年代,但由于设备、管理等的制约,一直发展缓慢;到了20世纪50年代,资本的集中促进了连锁经营的大发展,但此时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网点数的增加,但随着网点数的增多,规模的扩大,而管理技术未有大发展,规模所带来的效益被低效率管理所抵消;直到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应用,促进了连锁经营的飞速发展。因为它们不仅解决了连锁经营由于规模庞大而带来的信息处理难题,而且实现了连锁经营的实时动态管理。
从我国连锁经营发展来看,由最初的引进"麦当劳"、"肯德基"以及少数几家规模较大的连锁企业到现在连锁企业的春秋战国,在肯定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还有很多中小连锁经营企业没有建立配送中心,经营上相当分散,连锁店铺间缺乏系统的内在的联系,究其原因可归结为,管理手段方式的落后和传统信息处理对多店铺管理的"不适症"。另外,物流配送也是制约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与我国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不全、物流企业缺乏竞争力有关,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的信息处理技术落后。可见,电子商务是连锁经营顺利发展的技术手段。
为此,我们要提高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商务的电子化。连锁经营的规模化只有在信息处理手段及商务活动电子化后才能顺利发展。电子商务的建设应结合社会整体电子化水平进行,特别是网络银行等涉及资金结算系统的安全问题的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信息和商务的流通速度。电子商务系统由客户关系、采购、配送、财务等四大系统组成,客户关系主要负责客户需求信息、销售分析和价格贷款等事项;配送系统主要负责将配送商品及时保质保量地发送给具体的店铺;采购系统主要负责收集各分店的需求信息,然后汇总到上游供货商,供货商进行定点发货和货款结算;财务系统主要负责分店与总部之间和分店之间的资金流动。
完备电子商务系统的采用,连锁经营与电子商务再也不是相互独立的业态,电子商务已突破了原有概念而得到回归,实体网络因得到技术的支持而如虎添翼。这样实体网络与虚拟网络的优势得到组合,劣势得到回避,商业流通效率得到了大步提高。
2.商品流通系统的软弱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10多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获得了飞速发展,网上超市也有一定数量和规模,但令人尴尬的是,网上交易额上升就不容乐观,增长缓慢,到2003年初才119亿美元,导致如此状况,除了网上支付和网络安全外,缺乏高度发达的实体物流系统是其主要原因。B to C商业模式的采用节约了大量店铺实体的建设成本,但却增加了网络超市建设成本和硬软件维护成本;零库存和快捷配送虽然节约了大量库存成本,但却耗费了大量的配送成本。因此,B to C并没有人预想的那么好。
电子商务网站可以在短期间内建立起来并投入运营,但实体的物流配送却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这需要资金、技术经验、人才的综合作用。8848网站的浮沉刚好印证了这一点;它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其深刻认识到了物流配送的重要性。8848网站利用联邦连锁店解决了物流配送问题,但它的失败也正是其在新的形势下没有很好地解决连锁体系中潜藏的问题。
为此,我们要加大实体配送系统的建设。首先,连锁经营企业要不断开设分店实现扩张,获取规模收益。由数目众多的连锁分店组成的广泛商业网络,可以帮助网上超市完成商品的实物交割、贷款回收、退货纠纷处理等。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顾客对电子商务的后顾之忧。
7-11连锁便利店在整个日本就有8000多家连锁店,日本的顾客在互联网上选购自己喜爱的商品,消费者购物的信息会通过Internet及时传送到离消费者最近的一家7-11连锁店,消费者可以亲自到7-11连锁店付款取货或由连锁店送货上门。对连锁经营企业来说,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很难适应连锁经营发展的需求,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并且可以与商业伙伴(供应商或物流中心)进行快速沟通的信息平台相当有必要。另外,分布在各地的众多连锁分店,以其统一的标志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向消费者传达着高效的信息,解决了电子商务的广告问题。
连锁经营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使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至,这种win-win的策略必将使我国连锁经营业迎来更加灿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