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初级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

发布时间:2010-01-20 共1页



第一章 现代物流概论
1. 
物流中的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包括物资、物料、货物、商品、物品。
2. 
物流�D�D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 
物流八最原则:最适合的运输工具,最便利的联合运输,最短的运输距离,最合理的包装,最少的仓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信息,最佳的服务。
4. 
物流的作用:提高效率;减少浪费;系统优化;降低成本。
5. 
合理化阶段,欧洲的制造业已采用准时生产模式(JIT),产品跟踪采用条形码扫描。欧洲第三方物流开始兴起。
6.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物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物流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7. 
运输提供两大主要功能:产品转移、产品储存。
8. 
运输方式可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
9. 
管道运输的优点是:运输量大;运输工程量小,占地少;能耗小;安全可靠,无污染,成本低;不受气候影响;管道可以走捷径;可以实现封闭运输,损耗少。
10. 
两个基本经济利益:风险最小化;通过对基本产品使用各种标签和包装配置,可以降低货存水平。
11. 
储存合理化的标志:质量标志;数量标志;时间标志;结构标志;分布标志;费用标志。
12. 
储存合理化的实施要点:进行储存物的ABC分析;ABC分析基础上实施重点管理;集中库存。加速总的周转,提高单位产出;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储运装备一体化的方式。
13. 
叉上叉下方式,属水平装卸方式。
14. 
滚上滚下方式,主要指港口装卸的一种水平装卸方式。
15. 
移上移下方式,靠水平移动从一个车辆上推移到另一车辆上,称移上移下方式。
16. 
按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分类,可分为连续装卸与间歇性装卸两类�D�D连续装卸主要是同种大批量散装或小件杂货通过连续输送机械,连续不断地进行作业,中间无停顿,货间无间隔。在装卸量较大、装卸对象固定、货物对象不易形成大包装的情况下适用采取这一方式。
间歇性装卸有较强的机动性,装卸地点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主要适用于货流不固定的各种货物,尤其适用于包装货物、大件货物、散粒货物也可采取这种方式。
17. 
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提高机械化水平的原则;减少无效作业的原则;集装单元化的原则;提高机动性能的原则;利用重力和减少附件重量的原则;各环节均衡、协调的原则;系统效率最大化的原则。
18. 
包装分类一般可分为:商业包装;运输包装。
19. 
配送的功能和特点
配送的功能可概括以下几点: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提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通过集中库存,可使企业实现最低库存或零库存;简化手续,方便用户;提高供应保证程度。

配送活动不仅作为物流活动的终结环节,而且作为营销或促销活动的重要手段。

20. 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不同分类:少品种、大批量配送多品种、少批量配送配套(成套)配送。
21. 
现代物流的特点: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
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
22. 
现代物流的分类,按照实用价值分类:宏观物流,下述物流应属于宏观物流,即: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微观物流,下述物流,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生活物流等均属微观物流。
按照作用分类:供应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
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