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5-31 共1页
专业能力模拟试卷
一、技能选择题:本部分由11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1~100题,共100道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
(1-12题共用题干)
求助者:女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外地上学,有次给家里打电话时,听见母亲的咳嗽声,知道母亲感冒了。从此开始担心,如果自己不在父母身边,父母得心脏病死了,就再也见不到了。平时,看见男同学抽烟,就会提心吊胆,害怕房子着火,自己会被烧死。天天想着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无心上学,失眠,心慌,非常痛苦,想休学。主动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为独生女,内向,父母老来得女,从小娇惯,所有的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上大学前一直未离开过父母。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你在外地上学,担心父母会得心脏病,难道你父母得不得心脏病是由你在不在身边决定的吗?
求助者:可我就是担心呀。
心理咨询师:即使你父母得了心脏病,自己也可以叫急救车,也不是得了心脏病就一定会死人对吧?现在医学发达,我们医院就有换过心脏的人,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求助者:可我不想和父母分开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那你见过有一家三口每天一起上下学的吗?
求助者:(笑笑)好像没有。
1.该求助者的情绪特点是( )。
A.兴趣减少
B.绝对化要求
C.漂浮、焦虑
D.夸大与缩小
2.上述对话过程说明,心理咨询师正在进行( )。
A.面质
B.摄入性会谈
C.解释
D.咨询性会谈
3.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可收集到的资料包括求助者的( )。
A.父母的病情
B.家教方式
C.同学关系
D.人格特征
4.按许又新教授的评分标准,对该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的评分是( )。
A.1~2分
B.2~3分
C.3~4分
D.4~5分
5.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
A.焦虑性神经症
B.抑郁性神经症
C.恐惧性神经症
D.强迫性神经症
6.该求助者无心上学,说明其存在( )。
A.社会功能受损
B.变形冲突
C.人际关系紧张
D.常形冲突
7.心理咨询师问:"那你见过有一家三口每天一起上下学的吗?"其目的包括( )。
A.帮助求助者面对现实
B.帮助求助者改变不合理的信念
C.帮助求助者宣泄情绪
D.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的信念
8.心理咨询师进行上述对话的前提包括( )。
A.良好的咨询关系
B.扎实的理论基础
C.对求助者无伤害
D.丰富的咨询经验
9.与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时,内容应包括( )。
A.咨询地点
B.时间、次数
C.咨询方法
D.评估手段
10.与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可不必考虑是否( )。
A.具体、量化
B.积极、可评估
C.简单、易行
D.多层次统一
11.心理咨询师在本案例中出现的提问失误包括( )。
A.责备性提问
B.多重选择
C.修饰性反问
D.多重问题
12.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社会原因包括( )。
A.家庭教养的方式
B.男同学抽烟
C.远离父母求学
D.母亲患感冒案例九:
正确答案:1.C;2.A;3.BD;4.B;5.A;6.AB;7.AB;8.AC;9.BCD;10.C;11.CD;12.AC
(13-21题共用题干)
求助者:男性,38岁,私营企业总经理。
案例介绍:一次,求助者到他儿子的学校开家长会,被老师当众批评,心烦、燥热,突然觉得透不过气来。胸闷、心慌,非常难受,认为自己得了心脏病,因此非常紧张、害怕,手脚发麻,浑身颤抖。求助者迅速地离开学校,乘出租车到医院看急诊,症状缓解,未发现明显的异常。专门到心内科住院检查,但未查出器质性病变。后来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每次可持续数十分钟,时间、场合均无规律可循,头脑清楚,能自行缓解。曾多次到医院就诊,服用过药物,但无法缓解。平时生活、工作均正常。目前,求助者害怕一个人呆在家里,不敢一个人到外地出差,怕自己突发心脏病死了,不敢到人多拥挤的地方。曾对家人表示活着真是受罪,不如死了算了。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性格较内向,做事认真、谨慎,非常孝敬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不吸烟,很少喝酒。十年前曾患过胃溃疡,经治疗后缓解。
13.该求助者主要的情绪症状包括( )。
A.焦虑
B.恐惧
C.强迫
D.抑郁
14.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包括( )。
A.浑身颤抖
B.恐惧、紧张
C.手脚发麻
D.胸闷、心慌
15.该求助者后来产生症状的诱因是( )。
A.开家长会
B.参加社交活动
C.患胃溃疡
D.没有明确的诱因
16.对于该求助者作初步诊断的主要依据包括( )。
A.治疗经历
B.情绪体验
C.临床检查
D.躯体症状
17.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初步诊断是( )。
A.恐惧神经症
B.惊恐障碍
C.广泛性焦虑
D.应激障碍
18.心理咨询师作鉴别诊断时,需要考虑排除( )。
A.胃溃疡
B.疑病性神经症
C.躯体形式障碍
D.恐惧性神经症
19.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包括( )。
A.EPQ
B.SCL-90
C.SAS
D.BPRS
20.该求助者"曾对家人表示活着真是受罪,不如死了算了",说明其( )。
A.出现自杀的倾向
B.内心痛苦
C.生存意向下降
D.出现严重的强迫
21.对该求助者还需了解的资料是( )。
A.病程长短
B.躯体症状
C.认知倾向
D.人格特征
正确答案:13.ABD;14.ACD;15.D;16.ABCD;17.B;18.ABCD;19.ABC;20.ABC;21.A
二、案例问答题
22.求助者:女性,56岁,本科学历,中学退休教师。
求助者自述:我原来是中学老师,白天上课。晚上批作业,每天总要忙到十一二点才能休息。对身体健康有些忽视,但总体说身体还可以。四十岁时曾发现子宫肌瘤,经过手术早已痊愈,重要的器官都没什么毛病。去年我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对我打击很大,他平时身体那么好,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我丈夫也是中学老师,还带着毕业班,比我更忙、更累,难道他的心脏病是累出来的?半年前,我去参加一位朋友的葬礼,这朋友五十多岁,也是突发心脏病死的。我很伤感,回来时在车上突然胸闷,憋得出不来气,心慌,出汗,浑身无力,有一种快要死了的感觉。我很害怕,让车上的朋友直接把我送到医院急诊室。医生给做了心电图等检查,说没什么事,建议我详查。为此我专门住院,做了各种检查,医生说心脏没什么大事,主要是太敏感、紧张了。出院后又有几次犯病,还是心慌,胸闷,出不来气,又到其他医院做了检查,但都报告说没有明显的问题。我觉得很怪,明明我很难受,医生却总说没问题,按说医生也很负责,但怎么就查不出我的病呢?也许是医生的水平比较低,为此我又去了更多的医院,但是还是没人能查出我的病。城里的大医院我都去过了,能做的检查差不多都做过了,就是检查不出问题来,我都快烦死了。现在我明显地感觉比以前迟钝了,经常丢三落四,不敢出门。一天到晚总想着这件事,白天不舒服,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也差。每晚也就能睡四五个小时,还做噩梦,自己非常着急,心情不好,烦,没有心思干其他的事,怎么也摆脱不了内心的痛苦,所以我就来了,您一定要帮帮我。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在退休前为中学高级教师,性格较内向,敏感,工作勤奋,人际关系良好。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平常身体健康,丈夫因心脏病去世,有一子一女,都已成家。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请对该求助者做出初步诊断,并说明依据。(20分)
2.针对该求助者的摄入性谈话,需注意哪些内容?(10分)
3.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10分)
4.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商定的咨询目标应包括哪些特征?(10分)
5.针对本案例,心理咨询师使用了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帮助求助者改变了认知,该疗法的工作程序是什么?(10分)
6.针对本案例,心理咨询师使用了面质技术,请说出面质技术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5分)
7.心理咨询师在本案例中可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简述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人性观。(15分)
8.咨询结束一年后,应该对该求助者进行效果评估,请说出远期疗效评估时,自我接纳程度评估的内容和方法。(10分)
正确答案:
1.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疑病神经症。
诊断依据:
(1)排除精神病性问题,按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且自知力完整,没有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2)心理冲突的性质:该求助者在自己的健康问题上存在变形冲突,属于神经症性问题。
(3)根据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的评分标准
①病程:症状持续的时间长,已超过三个月,但不到一年。
②痛苦程度:痛苦无法自行地解决,需要求助他人。
③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受损,不敢出门,不愿做事,出现回避行为。④据此,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4)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对身体和健康的过分注意和忧虑,具备疑病神经症的特征。据此,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疑病神经症。
2.针对该求助者的摄入性谈话,需注意的内容如下:
(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
(3)除提问和引导语言外,不能讲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的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5)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3.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如下:
(1)生理原因:女性,年龄56岁。
(2)社会原因:
①退休在家,独自生活。
②丈夫和朋友突发心脏病去世。
③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3)心理原因:
①认知:没有根据地认为自己有病,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②行为:缺乏积极、合理、有效地解决自己问题的行为模式。
③人格特点:内向。
4.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商定的咨询目标应包括的特征如下:
(1)具体。
(2)可行。
(3)积极。
(4)双方可以接受。
(5)属于心理学性质。
(6)可以评估。
(7)多层次统一。
5.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的工作程序是:
(1)建立咨询关系。
(2)确定咨询目标。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6.使用面质技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事实的根据。
(2)避免个人发泄。
(3)避免无情地攻击。
(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
(5)可用尝试性面质。
7.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人性观如下:
(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2)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3)人是可以信任的。
8.远期疗效评估时,自我接纳程度评估的内容如下:
(1)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
(2)人格方面的成熟情况。
评估的方法如下:
(1)求助者的口头报告。
(2)量表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