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2-25 共9页
4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指的是。工作地点气温30℃以上或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夏季室外气温( )以上,并有较强的辐射热作业。
A、1℃ B、2℃ C、3℃ D、4℃
42、( )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
A、密闭毒源 B、通风 C、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高毒、剧毒物质 D、个体防护
43、《职业病防治法》第15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 )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可行性论证阶段 B、设计阶段 C、施工阶段 D、竣工之后
44、《职业病防治法》第17条规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A、资格认证 B、安全认证 C、卫生认证 D、资质认证
45、某种毒物的最高容许浓度<0.1mg/m3,则此种毒物为( )级毒物。
A、Ⅰ B、Ⅱ C、Ⅲ D、Ⅳ
46、《有毒作业分级》标准中,将有毒作业分为:( )级。
A、0~4 B、1~4 C、1~5 D、0~3
47、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以( )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目标。
A、系统安全 B、安全系统 C、本质安全 D、持续改进
48、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并保持培训的程序,以便规范、持续的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安全健康( )。
A、意识 B、能力 C、意识与能力 D、知识与态度
49、生产经营单位评审和修订目标与管理方案的依据是( )。
A、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生产状况
C、客户的需求
D、生产经营单位领导的要求
50、( )的目的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求。
A、培训、意识及能力 B、运行控制 C、事故事件与不符合的调查 D、应急预案与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