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隐患的安全评价与安全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2页


     6)提出防止“二次事故”的整改措施。特别对于第4级(破坏级)和第5级(重大破坏级)应明确“一旦失检,酿成事故时,应如何把伤亡和损失,减少到最少的措施”,政府行政部门应组织评审确认,采取行政措施,落实监 督、整改部门;
     7)提交“危险隐患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应当由省级劳动部门认可的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单位,按照自身的评价质量控制体系运转、逐级审核后生效。
    4.安全评价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危险隐患评价的全过程应当有企业的安技干部、企业领导参加。整改中应增加或改进若干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为抑制人因失误强化了的管理制度与规程,这本身就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活动模式。因此对整个危险隐患安全评价的过程,不要认为仅仅是专家们的事,而应当重视以人为核心的安全文化建设:
    1)宣传对危险隐患进行安全评价的目的、作用,以及评价结果的整改活动,提高安全评价的效应,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观念;
    2)应广泛开展生产岗位安全检查和危险源预知活动。安全检查表是评价组编的,但是应该为全体员工所运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在生产岗位上组织自查,并形成制度,每3个月或每半年按安全检查表的内容查一遍(甚至会发现、补充、更正检查表的内容),变成工人、干部自己的检查表,最后养成“心中的检查表”和造就一支“永远不走的评价组”。
    另外,结合公布“危险隐患”,动员员工查找自己岗位上可能的致因根源,可能发生的伤害。形成多样、灵活、主动开展危险源预知活动。尽管对全企业是第1级危险隐患,但对工人是岗位伤害隐患,从而养成:“上岗时不是先想如何去完成任务,而应当先看一看、想一想、问一问岗位能否引起伤害,怎样做到安全生产”。这就是安全文化建设,就会提高员工的安全素养。
    3)每个员工以主人翁的态度投人整改,学会防止二次事故的安全科学知识,终生有益。
    安全文化建设的活动模式,包括物态安全文化活动模式、制度安全文化活动模式、心态安全文化活动模式、行为规范安全文化活动模式和彩色标志安全管理系统活动模式等等,都可以酌情选择,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危险隐患整改活动进行,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