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改制”龙岗巧破题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2页


  破题:龙岗区借助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特区内外一体化契机和大运机遇,大投入大建设,市区两级政府4年时间投入500多亿元完成400个投资项目,同时龙岗区将把财政支出的40%以上用来加快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  
  道路拥堵是从龙岗政府到辖区居民的一块心病,在农村城市化之前,道路网络都没有按照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为解决交通拥堵,深圳市、区共投入建设资金28亿元,动工建设龙沙路等17条道路,打通平吉大道等18条断头路和交通微循环道路,并重点畅通龙岗与市区的主动脉——深惠路龙岗段改造,目标是把其打造成深圳的第二条深南大道,而光这条路两边沿线的拆迁,就达到上百万平米,从区主管领导到沿线街道工作人员,光这件事就忙乎了大半年,成为今年第一场“拆迁大考”。 
  在拥有全球知名企业华为辖区的坂田街道,近40万人口没有一个公园、没有一个文体活动中心,甚至连一个电影院都没有。坂田街道是去年从布吉新分来的,因为老布吉行政中心距现在坂田片区距离较远,在农村城市化之前,道路公园、文体、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欠缺尤为凸显。 
  针对龙岗普遍存在的“坂田现状”,龙岗其实早有认识和动作,今年已经启动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建设5个,在全区推进30个社区公园建设,完成43所原村办小学的改造,完成50个社康中心的建设,实现“一社区一社康中心”的目标。强力推进医院建设。包括市级综合医院、区中心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区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建设,以及区中医院的启动。 
  从城市化开始,龙岗不断加大财政对公共服务的倾斜力度。今年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在2006年,公共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提高5.7个百分点。安排教育经费6.63亿元、医疗卫生经费3.56亿元、文体事业经费1.73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13.7%、29.9%和53.6%。而从明年开始,龙岗区委、区政府更是加大了公共事业财政支出的力度,在前几天区委书记余伟良向市领导汇报中得知:2008年开始,龙岗区将把财政支出的40%以上用来加快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  
  【破题举措四】促集体经济、原村民“双转型”  
  问题:城市化之后,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社区依靠建厂房收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集体经济站在了一个关节点上,在新形势下保持不萎缩,并且焕发出勃勃生机,龙岗没有选择的余地。而另一层面,在龙岗容纳了400万外来工就业的情况下,原村民坐享红利、坐收租金,缺乏就业意愿和能力,从而沦为城市边缘群体的忧虑也深深泛起。 
  破题:经过多次调研,龙岗出台了《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发展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从土地利用、旧屋村和旧工业区改造、物业管理和服务等8个方面提出了34条扶持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办法。而在2007年龙岗大力推行“高端服务业”的东风中,集体经济也在通盘考虑之中被寄予厚望。  
  在2004年城市化改制之前,集体经济占据了龙岗公有制经济的半壁江山,伴随着城市化改制,乡镇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变迫在眉睫。 
  龙岗作为深圳的制造业大区,虽然工业总产值、工厂数量都位居深圳前列,但却无法掩饰其背后的困境:工业布局“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产业结构“三来一补”占据过大比重,集体经济仍徘徊在“坐地收租”的物业经济形态。 
  “在传统的农村体制下,我区的一些原村民,坐享红利、坐收租金,滋生了严重的食利意识,养成了惰性,不思进取,既没有就业、创业的意愿,也缺乏就业、创业的本领。长期下去,这些无业人员将难以融入现代文明,有可能沦为城市的边缘群体,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余伟良书记不无担忧地谈到。 
  为此,龙岗多管齐下,首先着眼于转变原村民落后的就业观念,引导他们认清形势,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其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推动社区就业,倡导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据悉,目前已经开展起来的社区物业管理,就将优先聘用原村民,满足原村民的就业。第三,加强教育培训,实行免费的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目前,龙岗区已经在横岗街道创办了“青年创业培训班”,引导和指导本地青年勇敢创业。第四,加强劳动就业服务,促进原村民转移就业。   
  【破题举措五】疏堵并举破解土地管理难题  
  问题:一方面是土地资源的紧约束,一方面是原村民建房背后巨大的利益诱惑,违建在城市化后的龙岗仍然顽强地抗争着。几天时间,一栋小楼就可以拔地而起,但城市却再也承担不起这样堆积木式的无规则发展。 
  破题:查违建始终保持着高压态势,但一味去“堵”只能令基层疲于奔命。所以,龙岗在加强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将原村民统建放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疏”、“堵”并举。   
  2004年,龙岗区的集体土地一夜之间转为国有土地,在急剧城市化的进程中为龙岗未来发展的用地需求留下了一线生机。如今,深圳一半以上的可用土地在龙岗,这在深圳土地资源进入紧约束时代的背景下变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如何保护好、开发好这些土地却是摆在龙岗当局面前的一大难题。在房地产市场火爆的情况下,农民的房产正在加速升值,刺激了很多原村民抢建的热情。据介绍,抢建、违建的利润之大达到了即使被拆5次仍然有利可图的地步。因此,很多原村民想尽办法,在深夜、凌晨,在雨天,在节假日抢建。 
  “对于城市的长远发展而言,缺乏规划的违建、抢建是很致命的。没有预留市政设施的配套,没有考虑政府的整体产业布局,破坏了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挤压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就像是城市里不断长出的毒疮……”龙岗一位基层的查违办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怎么办? 
  一方面是保持高压的打击态势。午夜抢建就午夜巡查,凌晨抢建就凌晨打击,节假日抢建就节假日加强巡查,查违变成了悬在各个街道和社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对于深圳市划定的生态控制线内的违建,龙岗更是决不手软。在新建立的“大综管”格局的中心工作中,查违也赫然在列。 
  一方面是通过统建上楼的方式,解决原村民的住房需求,并将其利益在新建的统建小区中充分体现。2007年10月24日,龙岗区的1263户原村民收到了一份“重礼”——总建筑面积达83.8万平方米的15个原村民统建项目同时奠基。 
  像凤凰新村一样,每一个统建项目都是高档的现代化住宅小区,在这些精心选择出来的地块上,原村民未来的生活图景是:出门是绿地,推窗是蓝天,出行自驾车,回家坐电梯,旧有的农村生活方式将彻底改变。同时,统建小区都设置了自住区和出租区,原村民可以自由挑选户型,在满足自家居住的同时,可以将其他房屋出租,保证了原村民利益的最大化。  
  
  机遇总是眷顾那些正在努力改变现状的前行者。在龙岗努力抓住城市化、特区内外一体化契机改变城市面貌的同时,2011年深圳大运会主场馆选择龙岗的机遇,前所未有地推进了龙岗城市化进程。 
  “4年时间要完成龙岗10年基础建设的任务,要抓住这个机会用最短时间改变龙岗基础设施的落后现状。”在大运申办成功之后,余伟良在全区配合市里办好大运会的动员会上描绘龙岗的前景。据初步预算,未来4年,龙岗的市、区政府投资项目近400个,工程投资估算515亿元,工程涉及的拆迁量约300万平方米,拆迁安置费用达到253亿元,其中上亿元的大型项目共80个。今年市、区投资的政府工程项目286个,总投资101.2亿元,其中上亿元的大型项目29个,工程涉及的拆迁量约150万平方米。 
  在每个街道调研时,书记和区长都会在会前特别安排看一个短片,内容是大运会给龙岗带来挑战和机遇,在短片里,老人们在优美宁静的公园散布,年轻人在崭新的文体中心娱乐、汽车在宽敞的道路行驶、轻轨在繁花似锦的龙岗飞驰.....这一切,决不是空中楼阁,对于龙岗来说,也就是3、5年的事。“城市化中的问题,都只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去解决!”书记余伟良说。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