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辅导: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设计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2页

3.建筑布局原则
建筑布局方式:形体组合关系的集中式、分散式、组群式;组合手法的规整式、自由式、混合式。
要求:
(1)与场地取得适宜关系;
(2)充分结合总体分区及交通组织;
(3)有整体观念,统一中求变化,主次分明;
(4)体现建筑群性格;
(5)注意对比、和谐手法的运用。
4.外部空间设计
(1)类型
以人的视觉感受为依据,以人的视线与围合外部空间界面构成夹角为界限,将外部空间划分为三种:180以下为开敞空间;180一450时为围合空间;450以上时为封闭空间。
(2)处理手法
对比与变化、渗透与层次、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空间序列等。
(四)熟悉竖向设计
1.任务
根据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结合用地的地形特点和施工技术条件,研究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相互之间的标高关系,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石方方量,经济、合理地确定建筑物、道路等竖向位置。
2.设计地面的形式
自然地形坡度小于3%时,为平坡式;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时,为台阶式;平坡与台阶混合使用为混合式。当场地长度超过500m时,虽然自然地形坡度小于3%,也可采用台阶式。
3.设计标高确定主要因素
(1)用地不被水淹,雨水能顺利排出。设计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位0.5m以上。
(2)考虑地下水、地质条件影响。
(3)考虑交通联系的可能性。
(4)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4.设计标高确定的一般要求
(1)室内外高差
当建筑有进车道时,高差一般为0.15m;无进车道时,室内外高差为0.45—0.6m,室内地坪比室外地坪高可以在0.3~0.9m内变动。
(2)建筑物与道路
道路中心标高一般比建筑室内地坪低0.25—0.3m;道路最小纵坡为0.3%。
(五)了解场地排水
1.场地排水
形式:暗管排水、明沟排水。其中明沟排水坡度为0.3%一o.5%。
2.坡度
场地最小坡度为0.3%,最大不大于8%,以便于排水。
三 建设程序及设计阶段的工作要求
(一)了解建设程序
(1)建设周期较长,物质消耗很大;(2)涉及面很广,协作配合,同步建设,综合平衡问题复杂;(3)建设地点固定,不能移动;(4)建设过程不能间断,有连续性;(5)建设项目都有特定的目的和用途。
2.基本步骤
(1)项目建议书阶段;(2)可行性研究阶段;(3)设计文件阶段;(4)建设准备阶段;(5)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厂验收阶段。
3.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的区别
(1)项目建议书阶段只是对建设项目的一个总体设想,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在立项的基础上对拟建项日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沦证,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2)项目建议书的依据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等宏观的信息,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对项目的技术、经济进行详细预测、分析、测算;
(3)项日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比较粗,内容简单,误差一般在20%左右,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误差不应超过10%;
(4)项目建议书阶段的研究目的是推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立项的决策文件。
(二)了解建设项目策划
1.基本文件资料
(1)经过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计划部门批准的立项文件;
(3)国土部门和规划部门划定的土地征用调查蓝线图及建筑用地红线图;
(4)规划部门同意的规划要点及安委、交警、人防、环保、劳动等职能部门提出的要点批示;
(5)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该地基础钻探资料;
(6)供电、供水、供气、通信及交通情况;
(7)气象、水文地质情况及风玫瑰图。
2.工作内容
(1)提出项目构成及总体构想;
(2)工程投资估算;
(3)报请建设行政主管部↑(三)了解我国房地产开发的基本程序
开发建设程序包括:
投资决策分析;建设前期工作;拟定设计任务书;编制设计文件;建设实施工作。
(四)熟悉我国的设计程序
1.设计工作程序
(1)建设项目决策;(2)编制各阶段设计文件;(3)配合施工和参加验收;(4)工程总结。
2.各阶段设计文件的要求和深度
(1)初步设计深度
1)设计方案的选择和确定;2)确定土地征用范围;3)进行主要设备、材料定货;4)提供项目投资控制的依据;5)能进行施工图设计的编制;6)能进行全场性的准备工作。
(2)施工图设计深度
1)能安排材料、设备的订货,非标准设备的制作;2)能进行施工图预算编制;3)能进行土建施工和安装;4)能作为丁程验收的依据。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