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广义地被称为文艺复兴。
(1)意大利建筑实例
佛罗伦萨主教堂之穹顶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的开始,被称为“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是“欧洲最美丽的客厅”;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盛期杰出代表;维琴察巴西利卡是帕拉第奥母题的代表。
(2)巴洛克建筑实例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由建筑师伯尼尼设计。
(3)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实例
巴黎卢浮宫,采用横三段、纵三段的手法,称为理性美的代表:凡尔赛花园。
4.19世纪末复古思潮及工业革命影响
(1)复古思湖
法国巴黎万神庙:罗马复兴代表建筑。德国柏林宫庭剧院:希腊复兴代表建筑。
美国国会大厦白宫:罗马复兴实例。英国国会大厦:哥特复兴实例。巴黎歌剧院:折衷主义代表建筑。
(2)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
1851年伦敦“水晶宫”,开辟了建筑形式新纪元,被喻为第一座现代建筑。
5.新建筑运动初期
(1)工艺美术运动:时间:19世纪;地点:英国;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热衷于手工艺效果与自然材料的美。
(2)新艺术运动:时间:19世纪80年代;地点:比利时;代表人物:贝伦斯、戈地。反对历史样式,提倡运用多种材料。
(3)维也纳分离派:时间:19世纪80年代;地点:奥地利;代表人物:瓦格纳、路斯。主张造型简洁与集中装饰。
(4)美国芝加哥学派:时间:19世纪?0年代;地点:美国;代表人物:沙利文、詹尼。突出功能在设计中的主要地位。
(5)德意志制造联盟:时间:1907年;地点:德国;代表人物:贝伦斯。主张建筑必须与工业结合。柏林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被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6.一战后新建筑流派
(1)风格派与构成派:时间:1917年;代表人物:荷兰青年艺术家蒙德里安、里特维德。主张:“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俄国青年艺术家塔特林、马来维奇把抽象几何形体组成空间当作绘画和雕刻的内容,作品因而很像工程结构,称为构成派,代表建筑是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
(2)表现派:时间:20世纪初;在建筑上常采用奇特、夸张的艺术体形来表达某种思想情绪,象征时代精神,代表建筑是门德尔松设计的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
7.二战后建筑的主要思潮
(1)对“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
讲究功能与技术合理,注意结合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生活需要。代表人物: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代表建筑:TAC事务所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楼。
(2)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以纯净、透明与施工精确的钢和玻璃方盒子作为这一倾向代表。代表人物:密斯•凡•德•罗、小沙里宁。代表建筑:西格拉姆大厦。
(3)“粗野主义”倾向
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构件和它们的直接组合。代表人物:柯布西耶、英国史密森夫妇、前川国男等。代表建筑:马赛公寓、吕迪加尔行政中心。
(4)“典雅主义”倾向
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和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代表人约翰逊、斯东、雅马萨奇。代表建筑:谢尔屯艺术纪念馆。
(5)注重“高度工业技术”倾向
主张用最新材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灵活地装配、拆卸和改建的结构与房屋;强调系统与参数设计;流行采用玻璃幕墙。代表人物:皮阿诺、罗杰斯。代表建筑: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
(6)讲究“人情化”与“地方性”的倾向
肯定建筑除了满足生活功能之外,还应满足心理感情需要。代表人物:阿尔瓦•阿尔托,代表建筑:珊纳特赛罗镇中心的主楼。
(7)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主张使每一房屋与每一场地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与特征,在建筑形式上变化多端。大致有三种手段:运用几何形构图、运用抽象的象征、运用具体的象征。代表人物:路易斯•康、小沙里宁。代表建筑:朗香教堂、TWA候机楼、悉尼歌剧院。
(8)后现代主义
反对现代主义的机器美学,肯定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主要特征为:文脉主义、引喻主义、装饰主义。代表人物:文丘里。代表建筑:老年人公寓、新奥尔良市的意大利广场中的圣约瑟喷泉。
8.四位大师理论及作品
一战后的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建筑新主张的共同特点:(1)设计以功能为出发点;(2)发挥新型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3)注重建筑的经济性;(4)强调建筑形式与功能、材料、结构、工艺的一致性,灵活处理建筑造型,突破传统的建筑构图格式;(5)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6)反对表面的外加装饰。
(1)格罗皮乌斯
建筑师中最早主张走建筑千业化道路的人之一,设计的包豪斯校舍反映了新建筑的特点:
1)以功能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2)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手法;
3)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
4)造价低廉。格罗皮乌斯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2)勒•柯布西耶
出版了《走向新建筑》一书,主张建筑工业化生产的方向;在平面设计时要由内到外,功能第一,在建筑形式上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
他的早期作品萨伏伊别墅体现“新建筑五点”原则:
1)底层架空;2)屋顶花园;3)自由平面;4)横向长窗;5)自由立面。
勒•柯布西耶中期作品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的代表建筑;晚期作品朗香教堂是浪漫主义的思想倾向。柯布西耶在城市规划方面,在研究现代建筑的实用问题方面,在运用新材料结构特别是运用钢筋混凝土方面,在建筑体形和空间处理方面,都有独创之处。
(3)密斯•凡•德•罗
主张建筑应满足时代的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需要,应实现建筑工业化生产。他一生中对现代建筑的最卓著贡献在于,探索钢框架结构和玻璃这两种手段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提出“少就是多”、“流动空间”等主张。代表建筑:西格拉姆大厦、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4)赖特
创建了有机建筑,他主张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应从自然中获得启示,创造灵↑六、建筑美学的基本知识
艺术创作的重要依据,达到多样统一的手段是多方面的,如比例、尺度、对比、主次、韵律、均衡、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是经常运用的构图技巧。
(一)了解建筑色彩的基本知识
1.色彩三原色
红、黄、蓝。
2.色彩三要素
色相、明度、纯度
3.色彩的形与色
形要素:直线、曲线、斜线、体;色要素:色相、明度、纯度、面积。
(二)了解建筑与环境的艺术处理的基本知识
1.从建筑的使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区分,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
2.群体建筑艺术处理上,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遵循多样统一的基本原则,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建筑的空间环境艺术,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空间环境。
针对建筑学这部分,建议应试者多阅读以下方面的参考文献:《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住宅设计•原理》、《场地设计》、《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建筑空间组合沦》、《建筑色彩学》、《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