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熟悉城市公共财政
通常意义下,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具有三大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增长。城市公共财政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城市的建设和维护,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也是城市公共财政的职能所在。
城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税收收入、利润收入、规费收入和债务收入。在实行利改税以前,城市财政的主要收入是城市地方工商企业上交的利润。在实行利改税后,税收收入是城市财政收人中最主要的形式。
城市财政支出包括市政建设支出、教科文:卫事业支出、生产支出、生活支出和管理支出。
六、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经济研究
(一)熟悉聚集经济效益
城市发展的根本依据是聚集经济效益。当地理上的紧密接近能够为企业产生外在利益时,就出现了聚集经济效益。聚集经济可以表现在供需两个方面,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中带来了正的外部性效益,同样,消费的集中也能产生好处。
(二)了解经济增长与增长方式的转变
1.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收入和产出的扩大,它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GDP或国民收入的变动来衡量。如果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商品和服务增加了,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都可以把这一提高看作“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没有增长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但是,经济增长并不一定代表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除了收入的提高外,还应含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
2.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
国际上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通常是通过于业化的测度来评价经济的总体发展程度,其中主要的理论有5种:霍夫曼定理;工业发展阶段论;产业成长阶段论;产业结构演进论;罗斯托的“起飞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W.Rostow)在他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经济成长的基础是布登布洛克式的动力——人类非经济动机和欲望所造成。他把经济发展分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以及追求生活质量6个阶段。
(三)了解城市经济增长机制
1.经济增长的原理
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一样,表现为实物、价格、人口的增长三个方面,其过程就是经济要素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乃至经济单位之间流动与积累的过程,其变化也都反映为投资与收入的相对变化。
需求指向理论是指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外部市场对城市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促使城市基础产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从而推动飞基础产业部门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供给基础理论认为,城市经济增长取决于城市内部的供给情况。在城市经济中,供给的基础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城市产业的物质与技术基础;二是专业化协作程度;三是投资环境,尤其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
2.经济增长的方式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各种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种方式来实现。在现实中这w 3.经济增长的路径
由于各个国家、地区资源状况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它们的经济增长路径也不尽相同。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从要素竞争和增长推动力的历史演变角度,将经济增长划分为要素推动的发展阶段、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创新推动阶段以及财富推动阶段四个不同的阶段。
4.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影响因素
济增长方式的内在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开放度,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以及经济体制等几个方面。
(四)熟悉城市与区域发展的趋势
1.城市与区域的一体化发展
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是—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过程。—般而言,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生产要素市场—体化、产业发展—体化、城乡空间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环境资源开发和保护—体化。
2.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
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中心城市,往往足以制造业为核心产业而崛起的,而当代的经济中心城市则更多地足以现代金融、贸易、交通等第:三产业为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与知识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与知识化密不可分。
应试者应该阅读以下参考书:《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