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世纪,从古希腊奴隶制希伯达姆(Hippodamus)模式的以城市广场为中心、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的城市布局,到我国西周《周礼·考工记》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记载,都总结了城巾规划在人类社会早期的成就。但作为一门科学和一项社会实践的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在20世纪初才得以确立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
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早期发展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出现了一系列有关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和设想。在这些设想中,英国的霍华德(E.Howard)和法国的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所提出的设想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在世纪初就基本上界定了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方向。与此同时,还有其他的种种思想和理论,也补充和完善了对城市问题和城市发展的思考。在此基础上,确立起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完整体系。
霍华德于1898年出版了以《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为题的论著,提出了一具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Garden City)的概念。他希望通过在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解决城市拥挤和不卫生问题。这一思想基本确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体系和规划理念。霍华德于1899年组织了田园城市协会,宣传他的主张。1903年组织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伦敦东北56km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契沃斯(Letchworth)。
柯布西耶在1920~1930年代发表了量的著作,提出了有关现代城市发展与规划的思想。他认为,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由于拥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造而得到解决的。这种技术手段就是采用人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柯布西耶在这些规划设想中所运用的技术准则,为此后的城市规划发展确立了合理性的标准,而其所倡导的城巾集巾发展的方法,是二次战以后城市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的先导和理论基础。对城市规划的发展影响最的则是理性功能主义城市规划思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由他卞持撰写的《雅典宪章》之中,并深刻地影响了第一次世界战后全世界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