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师:城市相关知识模拟试题答案一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4页

第26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确定城市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设防标准是城市防灾系统总体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第27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栅格模型的分析功能包括连续表面的分析、多层叠合、层与层的算术运算。

第28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产生离开某些要素一定距离的邻近区是GIS的常用分析功能。

第29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关于土地问题的经济研究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起源时期。

第30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当对土地的占用在经济上变得不利时,土地用途就会发生转换,商业等向市中心集聚、居住、工业等在远离市中心的区域发展。

第31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B选项中的表述应为"当1.5<H<3.5时,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

第32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城镇的人口规模可以用来测量城镇的中心性,城镇大多是多功能的,人口规模是一个城镇在区域中的地位的综合反映。服务范围的下限r'是保持一项中心地职能经营所必需的腹地的最短距离,在r'为半径,也可得到一个圆形的互补区域,它表示维持某一级中心地存在所必需的最小腹地,称为需求门槛距离。

第33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由于它们的最大销售距离小于r,因此不能服务于B级中心地市场区的所有地方。

第34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城市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城市和社会的应用性科学。

第35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⑺是社会地区分析的特点。

第36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选择项D"各种无机物质"不属于生物圈的物质构造。

第37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物质流类型包括自然流、货物流、人口流。自然流具有数量大、状态不稳定、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大的特征。货物流指为保证城市功能发挥的各种物质资料在城市中的各种状态的集中。人口流包括人口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

第38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⑴⑵是按照评价对象的属性不同划分的;⑶是按照评价对象的规模划分的;⑻是按照评价对象的范围划分的。

第39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一般用1:1至1:5的土水比例测定土壤的pH值,称为活性酸度,或有效酸度。

第40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提示:自动扶梯转向布置,可以使空间紧凑,使用方便;跃层布置可以提高自动扶梯的上升速度。

第41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提示:场地内的建筑布局受到气候、地形、地质、现状条件,以及建筑性质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制约。从组合手法来分,建筑布局有规整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第42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提示:砖混结构的横向承重体系荷载传递路线是:板--横墙--基础--地基。横墙是主要承重墙,纵墙仅起围护、隔断和将横墙连成整体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纵墙的承载能力是有余的,对纵墙上开门、开窗的限制较少。

第43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提示:勒·柯布西埃设计的萨伏伊别墅,现位于巴黎郊区小镇上。

第44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提示:中国传统的单座建筑殿堂房舍等平面主要是一种完全根据结构要求而来的形式,设计中普遍采用模数化、标准化,产生了差不多相同的结构平面。

第45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提示:斗拱是大木作中最为重要和具有特色的,具有结构与装饰双重作用。

第46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提示: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1056年,塔高67.31m,塔身平面为八角形,采用筒中套筒结构。

第47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提示: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路线的大致走向和横断面,在满足行车技术要求的情况下,结合自然地理条件与现状,考虑建筑布局要求,因地因路制宜地确定路线的具体方向;选定合适平曲线半径,合理解决路线转折点之间的曲线衔接;论证设置必要的超高、加宽和缓和路段;验算必须保证的行车视距;并在路幅内合理布置沿路线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以及其他公用设施等。

第48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提示:电力线距建筑至少1.2m,电讯与电力线之间至少1.5m,电讯线与给水管至少1.5m,给水管半径 0.3m,以上三种管线需要最少宽度即 1.2+1.5+1.5+0.3=4.5m,加上绿化和路灯等最小占地1.5m,人行道宽度共需要6m左右。

第49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提示: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道路平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第50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提示;城市道路所在地区起伏的地形、海拔高度、气温、雨量、湿度等,都影响机动车辆行驶状况和上坡能力,兼顾考虑地下管线的埋设要求。平原地区城市机动车道路最大纵坡宣控制在5%以下,最小纵坡主要考虑道路路面排水及管道埋设,考虑路面状况,一般路面最小纵坡应大于等于0.5%,有困难时可大于等于0.3%。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