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难承高房价 高性价比商品房成住房样板

发布时间:2012-07-25 共2页

日前,成都市房管局透露,今年成都市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7万套,其建设规模是历年来最大的一次,此举被广泛解读为政府在民生住房方面进入实质性的执行阶段。但随之而来不少地方暴露出来的的保障房开工率低、品质受质疑、以及“保障房到底保障谁”等问题却刺痛了公众神经。

业内专家表示,仅靠政府单方面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开发商不愿主动参与的情况下,民生类住房的数量和品质都很难得到保证。不过,如今在成都房地产市场上,部分开发商主动推出的高性价比商品房却令业内为之一振,更受到市场的强烈追捧,“豪宅平民化”的属性为住房民生市场升级提供了新的范本。

民众难以承受高房价 品质无保障成民生类住房弊病

随着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地进行,一路高歌的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市场似乎忘记了身后还有越落越远的普通大众,高不可攀的房价让部分城镇居民已经难以承受。

中国社科院去年在京发布2011年《经济蓝皮书》指出,普通城镇居民家庭8.76年不吃不喝才可买一套房。蓝皮书特别强调,目前中国85%的家庭没有能力购买住宅,房价上涨速度仍然高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

为此,政府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全国为中低收入群体而建的保障性住房将达3600万套,覆盖城镇住房比例达20%。各级地方政府也在为解决民生住房积极奔走。

著名财经评论员陈真诚向本网表示,“要做好住房民生保障,有必要向香港、新加坡学习,依靠政府的力量来解决。”

不过,在连续经历了开工率低、盲目追求速度带来的质量隐患、超高的空置率等一系列问题后,社会对“保障房究竟保障了谁”疑问成了保障房难以逾越的鸿沟。

成都某大型央企房产企业负责人对本网表示,现有的保障房的参建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对开发商而言参与保障房建设是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开发商纷纷避之不及。

各方普遍担心开发商会因此敷衍应对,保障性住房的品质也受到广泛质疑。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