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25 共2页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婚姻法》司法解释,明确婚后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不动产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此解释一出,立刻引发强烈反响,青年置业的问题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世家机构发布的数据表明,成都当前的购房大军中,32岁以下的青年置业者占总购房人数的五成以上。众所周知,由于这部分青年的事业尚处于发展期,其购房资金有限,一些开发商正是看中这一点,推出了针对青年的置业计划,开发出一些品质值得商榷的小户型产品,纯粹以低价来减轻青年人群的购房压力。从好的说,这样的低价位产品的确减轻了青年人的负担,但这样的方式,无疑又是把青年人群看作是“弱势群体”,忽视了对其精神层面的关注,以及其居住品质的要求。
恰在此时,中德·英伦联邦发起“豪宅平民化”运动,提出了“关爱有家”的项目理念,对置业青年在品质、精神、利益方面进行三重关爱,既考虑到了青年对房价的承受能力,又达到了青年对楼盘高品质的要求,更在精神层面对青年予以尊重。此项目一经推出即受到置业青年的疯狂追捧,造就了淡市下三个月销售额达10亿的楼市传奇。
图:中德·英伦联邦9月4日一期二批次开盘现场
中德·英伦联邦破解青年置业难题 “豪宅平民化”受青年追捧
调查显示,在大多数城市,青年群体已经成了购房主力。2011年居住在成都的青年大约有500多万,这部分群体已经成为购房主力军,是成都房地产市场上的“刚需”。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开发商当然不会坐等机会流失。据了解,万科·海悦汇城、中德·英伦联邦、鑫苑名家二期新青年、佳兆业·现代城等楼盘纷纷打出了“为青年置业”等口号。
事实也证明,这些楼盘均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以中德·英伦联邦为例,5月一期一批次开盘销售额达6亿元,9月4日一批次二期开盘又以劲销3.5亿元收场,短短三个月收获了10亿元的销售额。
中德世纪总经理汪斌对本网表示,青年群体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新鲜血液,一个良性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刚需肯定应该占主导地位,开发商有理由重视青年群体的置业问题。但是,青年置业群体的要求实际上也是比较苛刻的,除了关注价格外,品质、交通、配套等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而在精神层面上,青年对生活方式和生活意识形态都有超前的需求,对社区内交流空间的要求甚至比其他购房者更高。
面对这些需求和难题,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开发商能在产品和价格等方面获得青年购房群体的青睐,那么就等于获得了一半的市场认同。中德·英伦联邦正是因为获得了这种认同才取得了如此惊人的销售业绩。
中德·英伦联邦 从地段选择、建筑风格、户型设计以及物管服务等各个细节对品质把握,在解决生活层面问题的同时,引导青年群体进行自我价值实现,突出对青年的尊重,因此得以获得青年群体的推崇,屡次逆势热卖。
仲量联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德·英伦联邦“专门为青年才俊量身打造豪宅”,充分满足了青年人的心理需求,弥补了市场上青年客群对高端住宅的向往,但购买力缺乏的缺憾。通过打磨“豪宅”细节,充分吸纳豪宅的元素并加以改进,使项目能真正成为青年才俊进入城市主流生活的身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