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纪人:房价通胀--打掉货币泡沫

发布时间:2012-07-25 共2页

终结货币宽松时代正遭遇巨大阻力,很多人都不愿意放弃建立在宽货币基础上的经济繁荣。期望货币紧缩周期结束,开始新一轮信贷扩张的欲望,成为不少人的诉求。他们说,货币超发有什么不好吗?股价和房价都在快速上涨,GDP轻易翻番,投资人也都能在简单的买卖之中获取巨额的收益。但是,持续了8年多的货币环境非正常化,已经让中国经济满布资产泡沫和严重通胀。这一次,我们真的能坚持到底吗?

眼下,除了中小企业普遍遭遇融资难和经营困境外,持续的银根收紧,已经开始危及到银行间市场和货币市场等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甚至若操作不当,有可能引起市场的过度恐慌。比如,近期信贷数据明显开始走向常态,市场就颇为难以接受。前几日,央行将商业银行保证金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初衷本是为了控制银行表外资产的风险,但市场却不会这么“善意”的解读。

9月5日,存款准备金基数扩大后几型银行缴款的第一天,仅五大国有银行冻结的资金就达到了692亿元。这使得当日的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全线上扬。而且,据测算,此次扩大存款准备金基数在未来半年将冻结资金9000亿元,相当于上调了三次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预计,在接下来的每次缴存日,银行间市场势必都会引起不小的反应,为套利资金博取差价收益。

这次央行如此出其不意的祭出扩大存款准备金基数的新政策,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背后的收紧流动性的意味十分明显,其核心作用还是在于对冲近三个月货币政策未能有效收紧,但本应当回收的流动性。眼下,经济体系的整体流动性依旧宽裕,外汇占款仍在高速增长,广义货币和新增贷款增量不减。而恰恰这段时间,货币紧缩遭遇了强烈的质疑,无奈之下,央行不得不暂时中止了货币收紧周期。要知道,从今年7月份之后,持续八个多月的央行月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的“经验规则”结束了,央行提升基准利率的货币调控也未再出手,货币政策似乎开始进入了“空窗期”。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