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价师考试辅导: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建筑物抗震设防等级
  依据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对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等级有如下规定:
  (1)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①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
  ②城市的大小和地位、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
  ③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伞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
  ④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⑤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
  (2)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
  (3)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②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③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④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