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某工程软基处理的测试过程及资料分析,根据力学理论,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认为软基大面积均匀回填时,稳定性指标可以适当放宽,从而加快了施工进度。
沿海某电厂涂回填区及护岸软土地基处理采用塑料排水板配合堆载预压技术。该软土地基处理共分为八个区,总面约46万m3,设计回填厚度8m,考虑沉降后的回填厚度平均为10m。为确保该工程地基处理达到设计预期要求,必须监测施工过程中地基的变形和固结规律,动态控制堆载加载速率与进程,防止地基剪切滑动破坏,保证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
地基处理采用塑料排水板加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该方法通过在场地加载预压,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沿排水板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排水固结法是软基处理的首选方法,具有方法简单、费用低廉的优点,同时在本工程中堆载荷重也是回填材料,可以节约部分堆载运输费用;其缺点是施工周期长。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港口的基础处理,形成了区域性的经验规范。由于软土地基及原始地形千变万化,在应用时要根据实施施工过程的监测资料指导设计施工,特别是堆载边界是稳定性能与软土固结度指标必须由现场监测资料推算确定。理论上分析,在地基稳定的前提下,预压加载的速度尽量快、载荷尽量大,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堆载预压的作用。因此堆载高度与堆载周期的设计十分重要,以T4-2区为例,设计要求施工周期分别为:第一层堆载3.3m(包括0.5m沙子),间歇期150d;第二层,堆载2.0m,间歇期105d;第三层,堆载2.0m,间歇期90d;第四层,堆载2.0m,间歇期75d;第五层,堆载1.3m。为了准确地反映施工过程中地基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在堆载区域布置了许多测试仪器,获得了大量原型观测资料。通过对观测资料的计算分析,得出不少规律性的结论,揭示了堆载预压法加固大面积软土地基的特殊规律,在这基础上通过现场监测动态修正原有设计参数,明显地缩短了施工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