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监理工程师:公路交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公路交通连接所有产业,触及社会每个成员的生活,是实现门到门运输的唯一方式,每一位居民出行、每一个企业运转都离不开公路交通运输。

  新世纪头20年,我国将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这是一个社会财富迅速增加,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具有持续,巨大的增长潜力的时期。面对新形势,我们紧紧把握住交通需求的新特征,历时三年时间,编制完成了完整的公路交通规划体系,为我们提出了长远的、宏伟的目标,让我们为之而努力、奋斗!

  一、“以人为本”的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放在首位,构建功能完善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运输站场、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六大网络,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经济、智能、和谐、公平的交通服务。

  总体目标:到2010年交通运输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公路建设目标:

  ——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000公里,路网密度达到50公里/百平方公里以上。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达到17000公里,占公路通车总里程的21.2%;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达到56000公里,路面铺装率达到70%。在省会到市3小时通达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市到县2小时、县到乡1小时通达。

  ——高速公路打通吕梁山、贯通太行山、连通东中西,总里程达到3000公里,“9横9环”建成5横5环,高速出省通道达到15个,我省与相邻东部河北省形成6条高速通道,与相邻中西部河南、陕西、内蒙三省区各形成2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所有市30分钟上高速公路,87%的县城1小时上高速公路。

  ——干线公路连通所有县级以上行政中心、经济中心和重要旅游景区、交通枢纽,总里程达到13000公里。85%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其中国道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市到县90%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县与县之间85%实现二级公路连接。

  ——农村公路实现县到乡等级公路连接,总里程达到64000公里,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所有的建制村通公路。

  公路养护管理目标:

  ——高速公路:到“十一五”末,全省高速公路平均优等路率达到95%,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快捷、优美的行车环境。

  ——干线公路:到2010年,干线公路基本消灭危桥,平均好路率保持在88%。宜林路段绿化率100%,文明路达到8000公里,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安全舒适、环保高效的公路运输环境。

  ——农村公路:到2010年,县公路平均好路率、乡村公路路面平均完好路率分别达到76%,为农民出行提供便利的条件。

  道路运输发展目标:

  ——客运站场建设。重点建设太原客运枢纽南站、西站、北站,大同客运枢纽东站等12个一级客运站和50个二级客运站、460个乡镇客运站,实现市市有一级客运站、县县有二级客运站、50%的乡镇有等级客运站、85%的建制村有候车亭(牌)。

  ——货运站场建设和现代物流。加快太原、大同、临汾、长治等4个现代物流综合枢纽建设,推进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初步构筑起覆盖全省、布局合理的物流网络和信息平台。引导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等企业延伸服务功能,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积极推进物流规范化和标准化,树立物流服务品牌。

  ——运输结构调整。运力结构、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级长途客车在全省营运客车中的比重增长3%;城际客运和旅游客运中高级客车达到90%;专用货车在营运货车中的比重增长20%,重型车增长30%;长途客运和货运市场集中度分别提高15%。全省实现中型城市之间当日往返,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

  水运建设目标:

  到2010年,重点水域的重点渡运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水上安全监管水平明显提高。新建和改造分布在黄河、汾河水库、漳泽水库等重点水域的52处渡口,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救助设施,改善渡运监管条件。

  二、四通八达、全面开放高速公路布局规划

  到2020年,形成纵贯南北、承东启西、覆盖全省、通达四邻的高速公路网,实现省会到相邻省会、省会到地级市、相邻地级市之间高速通达,连接城镇人口超过15万的所有城市。届时,全省约90%的市县能在一小时内到达高速公路,为居民出行、企业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布局为人字骨架,9横9环。由以省会太原为中心的3条放射线构成人字型主骨架,以9条横线和9条环线为次骨架,以4条连接线为补充,总里程达到4000余公里,打通22个高速出口通道,形成开放型的高速公路网络。

  人字骨架:新荣得胜口~芮城风陵渡、太原~泽州道宝河。

  9横: 阳高孙启庄~右玉杀虎口、灵丘驿马岭~平鲁二道梁、五台长城岭~保德、太原袁家庄~临县克虎寨、平定旧关~柳林军渡、汾阳~邢台、霍州~永和县永和关、黎城下浣~吉县七郎窝、泽州韩家寨~河津禹门口。

  9环: 大同环、朔州区域环、太原环、太原区域环、晋中区域环线、临汾区域环、运城环、长治环、晋城环连接线:安阳~长治、陵川~高平、垣曲~闻喜、运城~平陆、阳泉~盂县。

  三、科学公平、协调发展的“两区”交通建设规划

  为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交通状况,响应省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间要“举全省之力,支持晋西北、太行山革命老区和连片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编制了“两区”交通建设规划。

  到2010年,“两区”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主体,农村公路为基础的层次分明、布局优化、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公路网;形成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高效运转的站场枢纽系统和综合运输体系。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打通吕梁山,贯通太行山,连通东中西,“两区”59个贫困县有50个能在1小时内到达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连通所有贫困县行政、经济中心和重要旅游景区、交通枢纽,实现地级市到县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县到乡三、四级公路连接,所有建制村通公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

  ——道路运输。59个贫困县均有二级客运站,三分之一的乡镇有等级客运站,所有通水泥(油)路的建制村通客车。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