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聚氨酯底胶配制→涂刷聚氯酯底胶→特殊部位进行增补处理
(附加层) → 卷材粘贴面涂胶 基层表面涂胶→铺贴防水卷材
做保护层
2、 基层清理:施工前将验收不合格的基层上杂物、尘土清扫干净。
3、聚氨酯底胶配制:聚氨酯材料按甲∶乙=1∶3(重量比)的比例配合,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涂刷施工。
4、涂刷聚氨酯底胶:在面积涂刷施工前,先在阴角、管根等复杂部位均匀涂刷一遍;然后用长把滚刷面积顺序涂刷,涂刷底胶厚度要均匀一致,不得有露底现象。涂刷的底胶经4h干燥,手摸不粘时,即可进行下道工序。
5、特殊部位增补处理:
(1)增补剂涂膜: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分甲、乙两组份,按甲∶乙=1∶1.5的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即可在地面、墙体的管根、伸缩缝、阴阳角部位,均匀涂刷一层聚氨酯涂膜,做为特殊防水薄弱部位的附加层,涂膜固化后即可进行下一工序。
(2)附加层施工:设计要求特殊部位,如阴阳角、管根,可用三元乙丙卷材铺贴一层处理。
6、铺贴三元乙丙卷材防水层
(1)铺贴前在基层面上排尺弹线,作为掌握铺贴的标准线,使其铺设平直。
(2) 卷材粘贴面涂胶:将卷材铺展在干净的基层上,用长把滚刷蘸CX-404胶涂匀,应留出搭接部位不涂胶。晾胶至胶基本干燥不粘手。
(3)基层表面涂胶:底胶干燥后,在清理干净的基层面上,用长把滚刷蘸CX-404胶均匀涂刷,涂刷面不宜过,然后晾胶。
(4)卷材粘贴:在基层面及卷材粘贴面已涂刷好CX-404胶的前提下,将卷材用φ30mm、长1.5m的圆心棒(圆木、或塑料管)卷好,由二人抬至铺 设端头,注意用线控制,位置要正确,粘结固定端头,然后沿弹好的标准线向另一端铺贴,操作时卷材不要拉太紧,并注意方向沿标准线进行,以保证卷材搭接宽度。
a、卷材不得在阴阳角处接头,接头处应间隔错开。
b、操作中排气:每铺完一张卷材,应立即用干净的滚刷从卷材的一端开始横向用力滚压一遍,以便将空气排出。
c、 滚压:排除空气后,为使卷材粘结牢固,应用外包橡皮的铁辊滚压一遍。
d、接头处理:卷材搭接的长边与端头的短边100mm范围,用丁基胶粘剂粘结;将甲、乙组份料,按1∶1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用毛刷蘸丁基胶粘剂,涂于 搭接卷材的两个面,待其干燥15~30min即可进行压合,挤出空气,不许有皱折,然后用铁辊滚压一遍凡遇有卷材重叠三层的部位,必须用聚氯酯嵌缝膏填密封严。
e、 收头处理:防水层周边用聚氨酯嵌缝,并在其上涂刷一层聚氨酯涂膜。
7、保护层:防水层做完后,应按设计要求做好保护层,一般平面为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立面为砌筑保护墙或抹水泥砂浆保护层,外做防水层的出可贴有一定厚度的板块保护层。
抹砂浆的保护层应在卷材铺贴时,表面涂刷聚氨酯涂膜稀撒石碴,以利保护砂浆层粘结。
防水层施工不得在雨、风天气进行,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8、保证项目:
(1)卷材与胶结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试验资料的技术性能指标,现场取样试验。
(2)卷材防水层及变形缝、预埋管根等细部特殊部位做法,必须经工程验收,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9、基本项目:
(1)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平整,阴阳角处呈圆弧形或钝角,表面洁净;底胶涂刷均匀,无漏涂、透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卷材防水层的铺贴构造和搭接、收头粘贴牢固严密,无损伤、空鼓等缺陷。
(3)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的作法。
10、已铺贴好的卷材防水层,加强保护措施,从管理上保证不受损坏。
11、穿过墙体的管根,施工中不得碰撞变位。
12、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做好保护层、保护墙。
13、接头处卷材搭接不良:接头搭接形式以及长边、短边的搭接宽度偏小,接头处的粘结不密实、空鼓、接槎损坏;操作应按程序、弹标准线,使与卷材规格相符,施工中齐线铺贴,使卷材搭接长边不小于100mm,短边不小于150mm.
14、空鼓:铺贴卷材的基层潮湿,不平整、不洁净,易产生基层与卷材间空鼓;卷材铺设空气排除不彻底,也可使卷材间空鼓。注意施工时基层应充分干燥,卷材铺设层间不能窝住空气。刮风时不宜施工,因在凉胶时易粘上砂尘而造成空鼓。
15、管根处防水层粘贴不良:在这种部位施工应仔细操作、清理应干净,铺贴卷材不得有张嘴、翘边、折皱等问题。
16、转角处渗漏水:转角处不易操作,面积较。施工时注意留槎位置,保护好留槎卷材,使搭接满足规定的宽度。
17、防水卷材应有产品合格证,现场取样复试资料。
18、胶结材料应有出厂产品合格证、使用配合比资料。
19、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资料及质量检验评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