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协调及优化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2页

2.3.2 控制系统协调度指标体系

(1) 工期指标

工程正常工期为Ta,看作系统稳定临界点的上限值,即β1=Ta。通过网络综合优化得到一些列备选方案,其工期分别为计算资源协调后的总工期和费用T1′、T2′、……Tn′,将其中的最小值作为系统稳定临界点的下限值,根据压缩顺序知,T1≥T2′≥……Tn′(≥Ta),故下限值α1= Tn′。根据系统协调度的设计,工期指标具有负功效,其对系统有序度的功效为:

根据判断矩阵法,通过比较两两资源的重要性构造判断矩阵,再用特征法求得各总资源的权重系数。资源函数的均方差越小,则均衡性越好,即资源的协调度越大。对资源需要量进行规范化处理后0≤Rij≤1,则均方差的变化范围也局限于[0,1]。根据系统协调度原理,可以将资源指标设置为

2.3.3 系统协调性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建立了控制系统协调度指标体系,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反映工程项目控制目标的设定。因此,根据各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用专家评分法来确定权系数,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协调函数C:

表1 系统协调性分析结果

方案编号

工期指标

费用指标

资源指标

协调度

X1

0.227

0.340

0.983

0.359

X2

0.422

0.628

0.950

0.603

X3

0.551

0.808

0.936

0.758

X4

0.676

1.000

0.872

0.916

X5

0.892

0.951

0.864

0.931

X6

1.000

0.204

0.745

0.425

由表中结果可以看出,方案X5协调度最高,为最满意方案,这个结论与工程实际是相符的。而工期最短的方案X6、费用最少的方案X4、及资源协调性最好的原方案X0都不是最佳方案,这一点证明了,片面的考虑系统中的某一目标为整体目标将削弱系统的功能,即追求任一单目标最优的方案都不一定是最优方案。

4.结论

本文从系统协调的角度出发,探讨贯穿工程项目始终的综合控制,把资源、进度和成本三者综合起来考虑,进行控制系统的综合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实行动态控制,根据信息反馈及时地调整原计划,对系统进行新的协调及综合优化,符合现代项目管理的需要,同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7.
2.宣以政.工程项目网络计划的综合优化及其动态优化管理.成都大学学报,1996,15(2).
3.王海文.一种网络计划的综合优化模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29(2) .
4.孟庆松等.复合系统面向协调的管理的概念模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14(3).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