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监理制的试行与推广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2页

    四、实施养护监理制的关键
    1.认真细致地做好综合成本的核算工作
    公路养护至今也没有一个完善规范的版本,老定额已明显不适应现在养护改革的需要。养护经费的不足,制约了养护必要成本的科学性,行政干预掩盖了老定额的不合理性,而对养护工作的忽视导致了养护定额标准的滞后,随着养护改革的推进,编制养护定额标准已势在必行。我省正在综合考虑与养护综合成本的核算密切相关的公路技术等级、养护等级、路面路基宽度、路面结构、使用年限、交通量、气候特征等因素,对各地市的养护成本核算进行统计定量分析,准备修订养护定额,以使成本核算工作更趋合理。
    2.科学合理地确定检查方式和评定标准
    养护工程有其特有的工作目标,而且养护工程工作线路长、面广且散,只有根据养护工程的特点和工作量。确定科学的检查方式和可行的评定标准,才能为计量支付、奖优罚劣提供正确的依据 因此,应将随机抽样和定期检查相结合,以样本的质量反映整体的质量。
    3.开放养护市场, 引进竞争机制
    公路部门几十年来一直沿袭的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公路部门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用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态度去探索和改革。要推行养护监理制,就必须开放养护市场,引进竞争机制,根据养护工作量、地域等特征,合理划分标段,进行公开招标,签订施工合同,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在这方面。宣城市公路管理局从2003年开始做了一些尝试。他们将当年的养护工程按工程量的大小及所在地域划分为若干标段。在本市范围内进行招标。标段所在分局负责人为业主代表,市局在全市范围内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养护工程监理组,下驻每个标段。由市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政府监督,对养护工程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社会监督制。经过两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养护成本得到了控制。在实行养护监理制以前。没有约束机制来保证工效、定额的实现一方面是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却是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上面给多少。下面做多少,不讲定额、核算,浪费损失严重。实行养护监理制后,讲求效益、加强核算成了养护公司责任人必须考虑的问题。人工费、机具费、材料费普遍降低。
    (2)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在实行养护监理制以前,工程质量凭施工人员的经验和自身约束力,常有前修后坏、边修边坏的情况发生。实行养护监理制后。养护监理组在规定的工作范围内按授权独立开展工作。行使管理权限,履行监理工程师的职责,按照养护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要求。检查监督工程质量。处理各种质量问题。检查督促各项养护工[考试|大|程的施工进度,指导施工。
    同时认真核实各养护工程的数量和进行工程质量验收。使工程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养护工程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路子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养护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行政干预较多。养护监理制贯彻不彻底。监理人员缺乏资质和系统的培训。今后应逐步开放养护工程市场。由抽调监理改为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养护定额。科学界定各养护工程的工作量范畴。并做出切合实际的定量分析,形成可接受的合理单价。以保证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总之。要不断地削弱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减少行政干预,这样才能将改革推向深入。真正使养护工作走上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