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环评案例分析部分试题

发布时间:2012-07-25 共1页

   第一题 道路改扩建项目
   拟对某一现在有省道进行改扩建,其中拓宽路段长16km,新建路段长8km,新建、改建中型桥梁各1 座,改造事全线为二级干线公路,设计车速80km/h,路基宽24m,采用沥青路面,改扩建工程需拆迁建筑物6200m2。该项目沿线两侧分布有大量农田,还有一定数量的果树和路旁绿化带,改建中型桥梁桥址,位于X 河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外边缘,其下游4km 处为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新建桥梁跨越的Y 河为宽浅型河流,水环境功能类别为II 类,桥梁设计中有3 个桥墩位于河床,桥址下游0.5km 处为某鱼类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公路沿线分布有村庄、学校等,其中A 村庄、B 小学和某城镇规划住宅区的概况及公路营运中期的噪声预测结果见下表:
   

    敏感点名称

距红线距离

敏感点概况

运营中期预测结果

路段

A村庄

4m

8户

超标8dB(A)

拓宽

城镇规划住宅区

12m

约200户

超标8dB(A)

新建

B小学

围墙高30m,教学楼120m

学生100人、教师100人

教学楼昼间达标,夜间超标2dB(A)

拓宽

   问题
   1、给出A 村庄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时段及评价量。
   2、针对表中所列敏感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说明理由。
   3、为保护饮用水源地水质,应对跨X 河桥梁采取哪些配套环保措施。
   4、列出Y 河环境现状调查应关注的重点。
   5、可否通过优化桥墩设置和施工工期安排减缓新建桥梁施工队对鱼类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说明理由。
   二、纺织印染项目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m/a 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 天,每天24 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1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下表。拟定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一是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方案2 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 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 类功能区,南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dB(A),夜间56.0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dB(A)。
   (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 类区标准为:昼间65dB,夜间55ddB)
   问题
   1、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 限值为500mg/L,方案一的COD 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按方案一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
   3、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4、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三、金属矿山项目
   某大型金属矿山所在区域为南方丘陵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670mm,属泥石流多发区,矿山上部为褐铁矿床,下部为铜、铅、锌、镉、硫铁矿床。矿床上部露天铁矿采选规模为1.5×106t/a,现已接近闭矿。现状排土场位于采矿西侧一盲沟内,接纳剥离表土,采场剥离物,选矿废石,尚有约8.0×104m3 可利用库容。
   排土场未建截排水设施,排土场下游设拦泥坝,拦泥坝出水进入A 河,露天铁矿采场涌水直接排放A 河,选矿废水处理后回用。现在拟在露天铁矿开采基础上续建铜硫矿采选工程,设计采选规模为3.0×106t/a,采矿生产工艺流程为剥离,凿岩、爆破、铲装、运输,矿山采剥总量主2.6×107t/a,采矿排土依托现有排场。新建废水处理站处理采场涌水,选矿生产工艺流程为破碎、磨矿、筛分、浮选、精矿脱水,选厂建设尾矿库并配套回用水、排水处理设施,其他公辅设施依托现有工程。尾矿库位于选厂东侧一盲沟内,设计使用年限30 年,工程地质条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续建工程采、选矿排水均进入A 河。采矿排水进入A 河的位置不变,选矿排水口位于现在有排放口下游3500m 处进入A 河。在A 河设有三个水质监测断面,1#断面位于现在有工程排水口上游1000m,2# 断面位于现在工程排水口下游1000m,3#断面位于现在有工程排水口下游5000m,1#,3#断面水质监测因子全部达标。2#断面铅、铜、锌、镉均超标。土壤现在监测结果表明,铁矿采区周边表层土壤中铜、铅、镉超标。采场剥离物,铁矿选矿废石的浸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液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矿区周边有2 个自然村庄,甲村位于A 河1#断面上游,乙村位于A 河3#断面下游附近。居民以种植水稻、果树、茶叶为主,生产生活用水均为地表水。
   问题
   1、列出该工程还需配套的工程和环保措施。
   2、指出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
   3、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铁水是否会产生影响?说明理由。
   4、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
   五、城区改造项目
   某市拟结合旧城改造建设占地面积1000×300m2 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项目,
   总建筑面积6.34×105m2(含50 橦18 层居民楼)。居民楼按后退用地红线15m 布置。西、北面临街。居民楼通过两层裙楼连接,西、北面临街居民楼的一层、二层及裙楼拟做商业用房和物业管理处。部分裙楼出租做小型餐饮店。市政供水、天然气管道接入小区供居民使用,中国环评吧提供小区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小区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箱和一座垃圾中转站。项目用地范围内现有简易平房,小型机械加工厂,小型印刷厂等。有一纳污河由东北向南流经本地块,接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小区地块东边界60m,南边界100m 外是现有的绕城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走向与小区东、南边界基本平行,小区的西边界和北边界外是规划的城市次干道。小区南边界,东边界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为平坦的空旷地带,小区最南侧的
   居民楼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设置乔灌结合绿化带。对1-3 层住户降噪1.0dB(A),查阅已批复的《绕城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2 类区夜间受绕城高速公路的噪声超标影响范围为道路红线外230m。
   问题
   1、该小区的小型餐饮店应采取哪些环保措施。
   2、分析工卡最东侧,最南侧居民楼的噪声能否满足2 类区标准。
   3、对该项目最东侧声环境可能超标的居民楼,提出适宜防治措施
   4、拟结合城市景观规划对纳污河进行改造,列出对该河环境整治应采取的措施
   5、对于小区垃圾中转站,应考虑哪些污染防治问题
   七、工业园区屠宰厂
   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内新建屠宰加工厂,年屠宰牲畜50 万头。工程建设内容主要有检疫检验中心,待宰棚,屠宰车间,加工车间,冷库,配送交易中心,供水及废水收集和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办公设施,共建筑面积1.3×104m2,以及在园区外城市垃圾处理中心规划用地内配套建设堆肥处置场。工程生产用汽,用水由园区已建集中供热系统及供水系统供给,年生产300 天,每天16 小时。待宰棚,屠宰车间,加工车间等地面需经常进行冲洗,屠宰车间,加工车间产生的生产废水量约为900t/d,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600mg/L,氨氮浓度为7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810mg/L。工程拟采取的防污措施有:生产废水收集到调节池后排至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生活污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牲畜粪尿收集后运至园区外堆肥处置场处置,病死疫牲畜交有关专业部门处理,在屠宰车间设置异味气体的收集排放系统。工业园区位于A 市建成区的西南约3km(主导风向为NE),主导产业为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回用化学品等。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设计处理能力1.0×105t/d,处理后达标排至工业园区外河流,屠宰加工厂位于园区西南角,园区外西侧2km 处有一个12 户居民的村庄。
   问题
   1、指出该工程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2、应从哪些方面分析该项目废水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可行性。
   3、指出哪些生产场所,应采取地下水污染防范措施。
   4、针对该工程堆肥处置场,应关注主要的环保问题?
   5、给出该工程师异味气体排放主要。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