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让“空中钻石”飞起来
站在地面,仰望碧玉蓝天,该建筑最为巧夺天工的钻石造型屋面状若“空中钻石”。设计者独具匠心地将这39层以上的部分设计成空中花园,由下至上呈阶梯状,使得每一层都能透过屋面结构欣赏蓝天白云和黄浦江交辉相映的美景,这凌空架设的“蓝宝石”将碧玉蓝天装扮的更富时代感和浓郁的现代气息。
这个“空中钻石”建筑造型呈双曲面,以结构中心线为对称轴,由底部向顶部逐渐增大,主结构为管结构,总跨度为56m,除管结构以外还包括20榀人字型构件,由屋面底部向顶部逐渐增大,其中最小的构件高度约为2.5m,最大的构件高度约为18m.钻石型屋面结构是整个工程中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关键项目。也是整个工程的重点与难点所在。由于屋面顶部节点有多种连接形式,其中各主管相交处均为多管相贯,最多达8根之多,对现场的安装精度要求高,是结构安装的重要控制点。面对冬季气温低且风速大,高空作业施工条件差等前所未有的难题,为设计图至施工结束的三个半月时间内,项目部从备料、图纸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图的审核、加工以及现场施工等加强进程控制,通过提高塔吊的工作效率,屋面构件均采用散件安装和/考//分段安装,高空就位组装的吊装工艺,将难题一一化解。由于在冬季施工,且均在170m以上的高空施工,焊接条件差,屋面结构的各连接节点除斜柱外,均为焊接连接,焊接工作量大。为攻克焊接技术难关,工安分公司坚持屋面结构的焊接控制,采取对称焊接等焊接工艺,创造了一个高空屋面安装的“奇迹”,使“空中钻石”飞了起来。
花絮——细微之处见精神
细节显现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工地的文明,从一个侧面映射出管理的严格和对质量的精益求精。从开工至今,在做好项目建设的同时,工安分公司把创建形象工程、文明工地列入工程管理目标,以“项目开工,形象工程同步”为伊始基准,在项目管理中,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凭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现场的一系列安全措施,碧玉蓝天钢结构工程2006年8月3日一次性通过了《上海市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认证,并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授予“2006年度浦东新区文明工地”荣誉称号。
特别是经过一年多的顽强拼搏、艰苦奋战,打造了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特色项目文化。公司领导率先垂范,多次深入施工现场,靠前指挥。项目经理一心扑在工程建设上,扎根工地,进行项目全过程管理,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项目部总工率技术人员埋头苦干,坚持创新,在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时,对拿不准的地方,坚持下现场、跑施工队,不辞辛劳地核查、计算,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做了超前预想。施工员在施工中坚守岗位,坚持标准、严细求实。项目部一群年轻人,特别是新来的大学生,他们充满了燃烧的激情和昂扬的豪情,在这里张扬着他们的青春色彩。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忘我奉献,实现着自己人生价值的跨越。
辐射——一个工程成为一只“引擎”
随着对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的研究日趋完善、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性能不断提高,超高层建筑仍将是城市建筑发展的主流,钢结构体系凭借其自身的优点逐渐成为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首选。而碧玉蓝天也将成为宝冶建设向超高层建筑市场辐射的“引擎”。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碧玉蓝天工程作为宝冶建设第一个从加工到安装一体化的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在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制作和安装工艺以及施工管理控制等方面提供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钢结构施工能力的提升将使其提高实施高层钢结构工/考//程能力,迈进了高技术含量的建筑业高端市场。
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超高层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主要包括构件加工、吊装、测量校正、结构焊接、压型钢板铺设、栓钉焊接、楼板混凝土浇筑以及防火涂料涂装等程序,这一系列过程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碧玉蓝天工程施工的需要,拉动了该技术水平的提升。
锻炼了队伍。碧玉蓝天工程复杂的结构形式及高水平的安装质量提高了安装队伍的高水平。通过工程建设的锻炼,一大批员工成长起来,成为项目部的骨干。
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碧玉蓝天项目作为宝冶建设首次承接的钢结构制作和安装一体化的200m以上的超高层钢结构项目,也使其成功跻身超高层钢结构施工领域,为抢占超高层钢结构市场铺垫了坚韧的基石。
充满灵性的浦江之水,见证着碧玉蓝天从开工到今天600个日日夜夜,这是一个转变、拼搏、飞跃发展的历程。220米的碧玉蓝天屹立于黄浦江畔,挺拔昂扬,直冲云霄。一如宝冶建设的人,始终会向更高的目标、更广阔的天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