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2页
序号 | 检测项目 | 检测结果与分析 | 评定 等级 | |
测试数据 | 试验现象及说明 | |||
1 | 风压变形性能 变形检测 反复受荷检测 安全检测 | (Pa) P1=1000 P2=1500 P3=2000 | 检测依据:GB/T15227-94 主要受力杆件相对面法线挠度未超过规定值。 试件未出现功能障碍及损坏。 试件未出现功能障碍及损坏。 | Ⅳ级 |
2 | 空气渗透性能 开启部分 固定部分 | (m3/h.m) 0.156 0.015 | 检测依据:GB/T15226-94。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单位长度开启缝的漏气量。 单位时间、单位长度固定缝的漏气量。 | Ⅰ级 Ⅱ级 |
3 | 雨水渗漏性能 开启部分 固定部分 | (Pa) 700 1600 | 检测依据:GB/T15228-94 在700Pa压力下,试件开启未出现严重渗漏。 在1600Pa压力下,试件固定部分未出现严重渗漏。 | Ⅰ级 Ⅱ级 |
4 | 平面内变形性能 | 1/100 | 检测依据:GB/T18250-2000 对板块层高3500mm进行试验,±35.00mm相对位移值作用时试件未出现功能障碍及损坏。 | Ⅰ级 |
4、主要施工技术
4.1单元板块的组装
单元板块幕墙的显著优点之一是将框架式幕墙中大量的现场工作转化为工厂式的室内生产。这样,最大程度的减少现场作业,受环境因素影响小,质量容易保证且相对稳定,又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单元板块的制作质量是构成整个幕墙质量的最重要的基础。
(1)单元板块的组装必须有适合实际情况的生产流水线。
(2)组装厂应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及检查制度,对原材料、每道工序及最终的成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有效地控制。
(3)根据设计图纸和材料清单有序地挑选组装成板块所需的铝型材、玻璃、石材、铝板及各种附件。所有材料在加工前应符合规范及图纸要求,并进行相应必要的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组装。
(4)按照图纸尺寸及要求将立柱、横梁就位成框,用自攻螺钉进行连接。所有自攻螺钉的连接应使用气动改锥安装,严禁气钻扩孔。所有连接用自攻螺钉在安装时应带胶装配。安装完毕后的外露钉头必须用密封胶全部覆盖,且最小胶厚不小于2mm。
(5)安装玻璃、各种形式的铝板和不锈钢板等幕墙覆面材料。
(6)注胶:注胶必须在洁净无尘的操作间内进行,注胶温度应在5℃-35℃,相对湿度应在35%-75%之间。
(7)单元板块注胶后应水平放置在板架上,注意板块不允许受任何挤压。固化前板块不能挪动及上墙安装。
4.2单元板块的吊装技术
4.2.1在组装厂组装成||检验合格的单元板块后,方可运往工程现场。由于板块的连接方式,必须至下而上进行安装,安装速度20~40块/工作日。
4.2.2单元板块的主要规格、重量:2750×3500玻璃板块,重量为300kg;1500×3500石材板块,重量为800kg。
4.2.3本工程结构型式比较复杂,因此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吊装方式,主要分为两种:
(1)底部无障碍的部位,在屋面设置移动式小吊车,板块可从地面直接进行起吊安装。
(2)底部有障碍的部位(如底部有裙房、挑板的部位)比较复杂,主要工作原理如下:在转运层(13层、22层)设置转运钢平台,在屋面安装旋转吊车,利用旋转吊将单元板块连同运输车吊至转运钢平台后,安装万向轮并发射到各个安装||部位,然后通过上一层的移动式小吊车从转运层中吊出板块并至下而上进行安装。
4.2.4根据分格控制线及标高线进行板块调整,达到要求后拧紧螺栓可进行下一板块的安装。
4.2.5防雷、层间防火的施工均可在楼内施工,并应达到验收要求。
4.2.6其他收口部位如变形缝、檐口及与圆弧幕墙(框架幕墙)交接处采用吊篮施工,石材板块室内面及楼层处等部位均由室内精装修单位进行装饰,在此不作过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