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结构基础辅导:施工测量基本工作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3页

  (三)测设设计的平面点位
  1.直角坐标法 如图13-9-3所示,AB为建筑场地已定出的直线,P点为需测设的点位,P点垂直投影至AB的垂足点为Q,设已知AQ和PQ,则令Δx=AQ、Δy=PQ,沿AB方向测设长度Δx得Q点,安置经纬仪测设90°   角,沿此垂直方向测设长度的P点。

  图13-9-3  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
  1.极坐标法
  
  
  
  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上,测设水平角β,得到AP的方向,然后在此方向上用钢尺测设已知长度D,即可定出P的平面位置。
  若用电子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测设则更为方便。安置全站仪于A点,后视B点,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αAB,此时已将水平度盘定向(即水平度盘的读数即为瞄准方向的方位角),然后转至水平度盘读数为αAP的方向,将反光棱镜设置在这一方向上,并进行距离测量,按显示的水平距离前、后移动棱镜,使水平距离显示读数为DAP,即可定出所需测设的P点。
  极坐标法为测设平面点位的最常用的方法。
  3.距离交会法
  设在控制点A、B的附近需要测设设计坐标为已知的待定点P的平面位置,从A、B点向P点用钢尺拉两段由坐标反算而得的水平距离Dl、D2,两段距离相交处即为需要测设的点位P。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