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项目尤其是政府项目招标过程中较容易挂靠和串标,本文对挂靠和串标的产生,以及建设单位在项目招标针对挂靠和串标的采用招标方法进行讨论。
二、相关概念
挂靠:是指单位或个人,在未取得相应资质的前提下,借用符合资质的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施工任务并向该资质施工企业交纳相应“管理费”的行为。
串标:是指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几家投标单位通过事先商定,联合对招标项目用一致性报价、压价或抬价等手段串通报价,以达到排斥其它投标人,控制中标价格和中标结果,让他们其中的投标者中标的目的。也叫“抬标”、“围标”。
项目:需要组织来实施完成的工作。
施工项目投资人:指投资施工项目来获取利益的个人或组织。
三、原因和对策:
1、施工单位挂靠现象的普遍存在产生主要的原因
1)内在的原因:
施工单位挂靠产生是和建筑业自身的行业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建筑业的核心是施工项目,而施工项目的特点也就决定了建筑业的特点。施工项目一个显著特点是时限性,施工项目时限性指每个施工项目都有明确的开端和结束。当施工项目的完工时,该施工项目就结束了。虽然时限性并不意味着持续的时间短,许多施工项目会持续好几年。但是,无论如何,一个施工项目持续的时间是确定的,施工项目是不具备连续性的。施工项目工作组,很少会在施工项目结束以后继续存在,而成立这个工作组的唯一目的也就是完成这个施工项目,当施工项目完成以后,这个团体就会被解散,成员也会再被分配到其它的工作当中去。施工项目的时限性决定了施工项目的实际管理者和所需的资源有很大的流动性,为使施工资源达到高效利用(也可以理解为资本的逐利性),必然会产生流动,因而出现挂靠现象。
2)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施工单位挂靠产生和施工项目的投资主体的变化有直接的原因,实际上“挂靠者”(施工项目投资人)已经取代企业成为^ 3)由于现行法律法规、投资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原因:
由于现在大部分工程都要求垫资,施工单位往往需要吸纳公司外资金才能正常运作工程项目,而现行法律法规却不承认施工项目投资人,也无一套管理工程项目的投资管理体制。
2、串标主要动机:
1)专以投标谋利的人:主要是一些有所谓信息和关系的人。
2)专以投标谋利的机构:外地施工企业总公司为使收益稳定化,就将在总公司以外的地方设立分公司,分公司每年要向总公司缴纳一定数额的管理费,多余的收益归承包人。在这种模式下这些分公司承包人往往会采用先报名来获得入围资格然后再将入围资格卖掉的方法来获得生存和牟利。
3)施工项目投资人之间互相陪标。
4)施工项目投资人认为项目无利润或中标后施工风险大出让入围资格。
5)施工项目投资人因为投标成本高,以卖标来弥补投标费用。
3、建设单位针对挂靠和串标的招标方法:
1)提高信息透明度:建设单位通过定期发布拟建项目及入围标准,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一些有所谓信息和关系的人以此牟利。
2)承认施工项目投资人现实存在的事实,通过对己建工程的调查,加强对施工项目投资人了解,以便选择有实力施工项目投资人的入围。
3)检验施工项目投资人融资能力:通过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来检验施工项目投资人融资能力,这样也同时提高了准入门槛可以有效减少外^ 4)加强对建筑企业诚信投标约束:通过法律手段来打击串标行为。
5)减少投标人的投标费用:通过由中标单位出些补偿费来减轻投标人的投标费用。
6)完善标书:减少标书中不合理条款,采用以合理低标中标评标办法,降低中标单位的项目风险。
四、结后语
现在为防止串标我们正在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大量施工企业入围,由于无法对将来实际施工项目投资者和挂靠的公司做出优劣判定,招投标对建设单位变成了一项冒险和赌博。运气好,中标的施工项目投资者和挂靠的公司有较好的实力,工程进展顺利;反之运气不好,工程就会层层转包麻烦不断,甚至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工期。当前的当务之急是相关部门应根据现实情况,寻找到一条能够行之有效管理施工项目投资人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