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07 共1页
1A420010 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方法的应用
1[单选题]关于流水步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个专业队与其他专业队开始施工的最小间隔时间
B.第一个专业队与最后一个专业队开始施工的最小间隔时间
C.相邻专业队相继开始施工的最小间隔时间
D.相邻专业队相继开始施工的最大间隔时间
参考答案:C
2[单选题]检查某工程施工过程实际进度时,发现某工作的总时差由原计划的4d变为-2d,则说明该工作的实际进度( )。
A.拖后2d,影响工期2d
B.拖后4d,影响工期2d
C.拖后6d,影响工期2d
D.拖后6d,影响工期6d
参考答案:C
3[单选题] 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的前提条件是( )。
A.各施工段的工期相等
B.各施工段的施工过程数相等
C.各施工过程施工队人数相等
D.各施工过程在各段的持续时间相等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各施工过程在各流水段上的持续时间均相等,这是等节奏流水施工唯一的条件,也是最大的特点。
4[单选题] 在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如果以关键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有3项,则该3 项工作( )。
A.自由时差相等
B.总时差相等
C.全部为关键工作
D.至少有一项为关键工作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工作自由时差=节点最早时间一该工作最早完成时间,工作总时差=节点的最迟时间一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但3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不一定相等,故选项A、B都不正确。
5[单选题] 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F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5天,其持续时间为5d。该工作有三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4天、第26天和第30天,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30天、第30天和第32天,则工作F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d。
A.分别为10和4
B.分别为10和10
C.分别为12和4
D.分别为12和10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工作F的最早结束时间为:15+5=20d;其三个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30、30、32天,总时差以不影响总工期为原则,则以不影响所有紧后工作最晚开始时间为原则,即工作F的总时差为:min(30,30,32)-20=10d。工作F三个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4、26、30天,自由时差以不影响所有紧后工作最早开始为原则,则工作F的自由时差为:min(24,26,30)-20=4d。
6[单选题] 某工程划分为3个施工过程在5个施工流水段组织加快的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流水节拍值分别为4d、2d、6d,该工程的施工总工期为( )d。
A.14
B.16
C.20
D.28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等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其工期计算公式为:Tp=(M+N-1)K=[5+(2+1+3)-1]×2=20d。
7[单选题] 在无节奏流水施工中,通常用来计算流水步距的方法是( )。
A.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差值最大值
B.累加数列错位相加取和值最小值
C.累加数列对应相减取差值最大值
D.累加数列对应相减取差值最小值
参考答案:A
8[单选题] 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判别关键工作的条件是( )最小。
A.自由时差
B.总时差
C.持续时间
D.时间间隔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判别关键工作的条件是总时差为零的工作,否则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9[单选题] 在工程网络计划中,某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与其最早完成时间的差值是( )。
A.该工作的自由时差
B.该工作的总时差
C.该工作的持续时间
D.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参考答案:B
10[单选题] 某分项工程实物工程量为1500㎡,该分项工程人工时间定额为0.1工日/㎡,计划每天安排2班,每班5人完成该分项工程,则在组织流水施工时其流水节拍为( )d。
A.15
B.30
C.75
D.150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工程量为1500㎡,施工作业人数为10人,工日产量为10/0.1=100㎡,则流水节拍为:1500/100=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