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25 共1页
民法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05年1月20日签订了一份设备租赁合同,合同约定乙公司应于2005年12月28日付租金。后甲公司履约,而乙公司未按期交付租金,则该笔租金的诉讼时效至( )期满。
A.2006年1月19日
B.2007年1月19日
C.2006年12月27日
D.2007年12月27日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诉讼时效期间的问题。诉讼时效期间是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时起计算,具体分为普通诉讼时效、短期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等。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诉讼时效期间属于短期诉讼时效,即1年。本题甲公司于2005年12月28日起知道权利被侵害,因此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即到2006年12月27日止,因此选C。
2.某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约定,建设单位应于2005年5月10日支付工程款,但建设单位一直未按约定支付。2006年9月10日发生了持续1个月阻碍施工企业提起诉讼的不可抗力事件,则该欠款纠纷的诉讼有效期限至( )。
A.2006年5月9日
B.2007年5月9日
C.2007年6月9日
D.2008年5月9日
正确答案:B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诉讼时效期间和诉讼时效中止的概念。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本题的诉讼时效属于普通诉讼时效,为期2年,即正常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从2005年5月10日到2007年5月9日,由此判断不可抗力事件并没有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最后六个月内,因此不属于诉讼时效中止情况,不能暂停并继续计算,因此选B。
3.某工程发包人于2005年10月1日收到承包商提交的竣工决算资料,并于2005年10月12日认可,但迟迟不给付工程尾款。承包商正准备向法院起诉,发包人通知对方可在2006年2月1日付款,但约定时间过后仍不付款。本例中,诉讼时效的截止日期应是( )。
A.2007年10月1日
B.2007年10月12日
C.2007年11月10日
D.2008年2月1日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诉讼时效中断的概念。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由于发生权利人起诉、提出要求或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事件,而导致诉讼时效重新计算。本题为普通诉讼时效,一般为期2年,即正常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为2005年10月12日到2007年10月12日。但由于发包人通知承包商可在2006年2月1日付款,即同意履行义务而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因此从2006年2月1日起重新计算,即诉讼时效期间从2006年2月,1日到2008年2月1日,因此选D。
4.下列( )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A.学校
B.消费者协会
C.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尚未登记的合伙组织
E.依法设立的外资企业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承担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其中法人包括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消费者协会属于非企业法人;其他组织包括:依法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的私营独立企业、合伙组织、合伙型联营组织、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法人的分支机构,此题选项D没有强调依法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因此选择D。
5.下列行为中,不能引起债的法律关系产生的是( )。
A.乙建设单位向若干施工企业发出招标公告
B.某企业在银行取款时,由于工作人员疏忽,多支付其两万元
C.某施工企业塔式起重机倒塌将附近一超市砸毁
D.建设单位将施工企业遗留的施工设备代为保管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引起债产生的原因。能够引起债的发生的法律事实,主要有以下几种: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及债的其他发生根据。在本题选项中,选项B项属于不当得利,选项C项为侵权行为,选项D项建设单位行为属于无因管理,均可以引起债的关系的发生。选项A项中的招标公告,在法律性质上属于要约邀请,不是合同,因而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债的发生。正确答案是A。
二、多项选择题
6.法人的成立条件包括( )。
A.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B.能够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C.依法成立
D.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E.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CDE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法人的条件。法人应当具备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及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条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够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并不是法人的条件,而是法人的性质。因此选C、D、E。
7.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包括( )。
A.行为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法规
D.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E.形式合法
正确答案:BCDE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法规(包括标的合法、形式合法、不存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本题A强调行为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说法不正确,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以进行其智力许可的民事法律行为,不需要都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此选B、C、D、E。
8.下列关于无权代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经过被代理人追认后,其后果才由被代理人和行为人共同承担
B.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其后果由行为人承担
C.被代理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不作否认的,其后果仍由行为人承担
D.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后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独自赔偿
E.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相对人签订合同,但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其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正确答案:BE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无权代理的责任承担。根据民法通则规定,对于无权代理,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后,其后果才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后果由行为人承担。但本人知道他人以自己名义实施民事行为不作否认的,视为同意,即代理关系存在,其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后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赔偿责任。行为人没有代理权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相对人签订合同,但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属于表见代理,其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因此选B、E。
9.甲建筑设备生产企业将乙施工单位订购的价值10万元的某设备错发给了丙施工单位,几天后,甲索回该设备并交付给乙,但被丙要求支付设备保管费用,乙因丙曾使用过该设备造成部分磨损而要求甲减少价款1万元。下列关于本案中债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甲支付丙设备管理费用属于无因管理之债
B.丙向甲返还设备属于不当得利之债
C.乙向甲支付设备款属于合同之债
D.甲向乙少收1万元货款属于侵权之债
E.丙擅自使用该设备对乙应承担侵权之债
正确答案:ABCD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债的发生根据的概念。债的发生根据包括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和侵权行为。根据书中考试用书定义可知,甲支付丙设备管理费用属于无因管理之债,丙向甲返还设备属于不当得利之债,乙向甲支付设备款属于合同之债,甲向乙少收1万元货款属于侵权之债,但本题中丙擅自使用该设备对乙造成的损失归于甲的失误造成的,因此侵权之债为甲对乙负责而不应当为丙负责。因此只有E项错误。
10.诉讼时效期间是从( )开始计算的。
A.从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时
B.附起始期限的债权,从起始期到来之时
C.附起始期限的债权,从起始期届满之时
D.未定有履行期限的债权,从权利成立之时
E.定有履行期限的债权,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时
正确答案:ABDE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规定。根据规定,因此选A、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