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25 共1页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时,应采用( )方案。
A.分段分层
B.斜面分层
C.全面分层
D.截面分层
正确答案:A
2.在浇筑地下连续墙混凝土过程中,导管下口总是埋在混凝土中至少( )以上。
A.500mm
B.1000mm
C.1500mm
D.2000mm
正确答案:C
3.采用捶击沉桩法打预制桩时,若为摩擦桩,桩入土深度的控制方法为( )。
A.只控制其贯入度
B.只控制其标高
C.以控制标高为主,贯入度作为参考
D.以控制贯入度为主,标高作为参考
正确答案:C
4.混凝土基础采用双层钢筋网时,上层钢筋网的弯钩应( )。
A.朝上
B.朝下
C.朝向一侧
D.随意放置
正确答案:B
5.打桩施工时,应先沉设( )的桩。
A.入土深度深和截面小
B.入土深度深和截面大
C.入土深度浅和截面小
D.入土深度浅和截面大
正确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6.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时的沉桩顺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基坑不大时,打桩应逐排打设或从中间开始向四周或两边进行
B.对于密集桩群,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
C.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有毗邻建筑物向另一边施打
D.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浅后深
E.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小后大、先长后短
正确答案:ABC 解题思路:答案A、B、C:施工时应采取合理的沉桩顺序,若先打入浅桩、短桩、小桩,则后打入深桩、长桩、大桩时产生的"挤土"效应,会造成浅桩、短桩、小桩发生上冒或侧移。
7.采用锤击沉桩方法打预制桩,正式沉桩时宜采用( )。
A.短距轻打
B.重锤低击
C.低提重打
D.长距重打
E.长距轻打
正确答案:BC
8.换填地基法中,下列各项中可用于换填的材料有( )。
A.粉煤灰
B.生石灰
C.水泥
D.矿渣
E.素土
正确答案:ADE
9.下列有关基础工程施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基坑开挖时,应保证地下水至基坑底以下500mm处
B.对于密集沉桩桩群,应从四周开始往中间施工
C.基坑验槽后,应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D.验槽时,对于基底以下的土层不可见部位,要先辅以钎探配合共同完成
E.当基础下的持力层较软弱,常采用换土垫层法来处理
正确答案:ACDE
10.关于筏形基础底板与梁的施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可同时施工
B.不可同时施工
C.可采用先在垫层上绑扎底板梁的钢筋,然后浇筑底板混凝土,待底板混凝土达到25%设汁强度后再在底板上支梁模.继续浇筑梁的混凝土
D.可分开施工,但必须留置后浇带
E.可采用先在垫层上绑扎底板梁的钢筋,然后浇筑底板混凝土,待底板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再在底板上支梁模,继续浇筑梁的混凝土
正确答案:AC
三、案例分析题
11.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45200m,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60层,基础埋深18.6m,主楼底板厚3.0m,底板面积6036m,底板混凝土设计为C35P12,底板施工时施工单位制定了底板施工方案,采用溜槽配合混凝土地泵的施工方法。并选定了某混凝土搅拌站提供预拌混凝土。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高大气温度为35℃,混凝土最高入模温度为40℃;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草帘进行保湿保温养护7d,养护期间测得温度计录显示;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这时表面最高温度为45℃;监理工程师检查中发现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缝,经钻芯取样检查,诹样样品有贯通裂缝。
问题:
1.在上述的描述中,有哪些施工过程不符合规范的要求,使得基础底板产生裂缝?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2.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应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做哪些准备工作?
3.本工程底板混凝土浇筑是采用什么方法?采取这种方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以下这些做法是错误的:混凝土入模温度过高;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表面最高温度的温差超过了25℃;混凝土浇筑完成12h后,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草帘进行保湿保温养护7d;混凝土浇筑完后,没有进行二次抹面。
正确的做法是:
①《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第13.7.11条规定: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混凝土外表面与环境温度差值均不应超过25℃;②同时,要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12h以内覆盖保湿保温;④防水混凝土养护期至少14天;⑤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2.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常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方法,浇筑时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混凝土振捣时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分层浇筑时,应保证上下层混凝土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cm,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地结合。
3.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应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做好混凝土浇筑的责任分工,配合搅拌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工作,同时确定混凝土的罐车数量以及运输交通路线等。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常用措施是: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和微嘭胀剂,减小大体积混凝土体积收缩的影响,以降低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掺加适量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当设计无要求时,控制在25℃以内);如降低拌合水温度(加冰屑或用地下水)、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等。
(4)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并进行养护。
(5)适当设置后浇带,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乏温度。
(6)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7)可预埋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带出,进行人工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