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25 共1页
考前冲刺(八)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 )日内,依照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A.7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C
2.已知简支梁作用一集中荷载P,如图所示,则梁中A、B点受力为( )kN。
A.140、70
B.70、140
C.120、90
D.90、120
正确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3.下列关于沉桩顺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当基坑不大时,打桩应逐排打设
B.对于密集桩群,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或两边对称施打
C.对于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深后浅
D.对于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E.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另一方向向毗邻建筑物施打
正确答案:ABCD
4.施工测量的内容包括( )。
A.施工控制网的建
B.建筑物定位和基础放线
C.细部测设
D.竣工图的编绘
E.建筑物的变形和裂缝观测
正确答案:ABCD
三、案例分析题
5.某工程进行装修改造。建设单位通过招标选择甲装饰公司为施工单位。其改造工程主要内容为:
1.将窗全部换为明框玻璃幕墙,为了节约能源打算幕墙玻璃使用LOW-E玻璃。
2.准备使用2000㎡的细木工板和1000㎡。的饰面板现场制作书架和书桌。
3.准备采用干挂法,使用4000㎡的天然大理石对门厅室外的墙面进行装修;采用传统湿作业法使用2000㎡的天然花岗岩对门厅地面进行装修。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地面装修工程结束后不久,监理工程师发现门厅地面铺贴的花岗岩表面有许多不规则的花斑,严重影响装修效果,下令返工。
事件2:卫生间地面在涂抹防水层做好后直接在其上面铺贴地面砖,在地面砖做好后做了蓄水试验。
事件3:幕墙施工中,对已经办好隐蔽工程验收的部位,装饰公司已进行封闭,但监理单位对个别施工部位的质量还有疑虑,要求重新检验。
事件4:在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拆除第4层非承重墙体产生了大量垃圾,项目经理决定利用一个废弃电梯井作为垃圾下泄的垂直通道,直接将垃圾从四楼电梯井口向下倾倒。一名工人用手推车对准4楼电梯井口倾倒垃圾时,由于用力过猛,连人带手推车从4楼一起掉入一楼电梯井底,当场死亡。
事件5:竣工后,建设单位要求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将资料直接移交市档案馆。
【问题】(25分)
1.为了防止装修污染,本工程需对哪些装修材料进行复验?本工程在装修材料的使用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2.本装修工程完工后,需要对室内环境哪些主要污染物进行污染浓度检测?
3.事件1中,花岗岩表面的花斑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预防?
4.事件2中的做法是否妥当?简述室内防水工程蓄水试验的要求。
5.事件3中,装饰公司是否可以因这些部位已经进行过隐蔽工程验收而拒绝重新检验?重新检验的费用应由谁负责?
6.分析事件4中事故发生的原因。
7.建设单位要求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将资料直接移交市档案馆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正确答案:
1.(1)本工程需对下列装修材料进行复验:需要对细木工板和饰面板分别进行游离甲醛含量和游离甲醛释放量复检;对天然花岗岩的放射性指标进行复检;粘贴水泥的强度和安定性指标进行复检。
(2)本工程在装修材料的使用上有以下两处需要改进:天然大理石不耐酸,不宜用于室外装修;用阳光控制镀膜玻璃代替LOW-E,效果更好。
2.本装修工程完工后,需要对氡、甲醛、氨、苯及挥发有机物(VOCs)等室内环境主要污染物进行污染浓度检测。
3.采用传统湿作业法安装天然花岗岩时,由于水泥砂浆在水化时析出大量的氧化钙,泛到石材表面,产生了花斑,俗称泛碱现象。为了防止出现此现象,在安装石材前,应对石材.饰面采用"防碱背涂剂"进行背涂处理。
4.做法不妥。
室内防水工程蓄水试验的要求:室内防水层完工后应做24h蓄水试验,蓄水深度30~50mm,合格后办理隐蔽检查手续;室内防水层上的饰面层完工后应做第二次24h蓄水试验(要求同上),以最终无渗漏时为合格,合格后方可办理验收手续。
5.不可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规定:无论工程师是否进行验收,当其要求对已经隐蔽的工程重新检验时,承包人应按要求进行剥离或开孔,并在检验后重新覆盖或修复。如果重新检验合格,费用应由发包人承担并相应顺延工期;检验不合格,费用和工期延误均应由承包人负责。
6.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工人推手推车用力过猛,而电梯井口又无任何防护措施是这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施工单位无任何施工方案,无安全技术交底,无安全员监督便让工人进行施工,这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7.不妥。建设单位应收集和汇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立卷归档的工程档案,并向当地城建档案馆(室)移交一套符合规定的工程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