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工程专业习题集: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发布时间:2012-07-25 共1页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供热管道的连接方式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承插
B.法兰连接
C.螺纹连接(丝接)
D.焊接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这类要求应考人员找出不正确或错误选项的题干,意在考核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考点的若干项规定(要求、方式或方法)。本题正确项为A。熟悉供热管道工程的人会从四个选项排除承插连接的正确性,供热管道工程是承压管道,是不可能用承插连接的。
 
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有(    )审批、加盖公章、填写审批表。
A.项目经理
B.项目监理工程师
C.企业技术负责人
D.建设项目负责人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点是企业和项目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正确项为C;但是考试结果表明选择其他错误项的人确实不少。因为各地各行业工程实践中具体执行时,确有项目经理、项目监理工程师或建设项目负责人批准盖章后项目部即组织实施的现象。住建部有关管理文件规定:企业应明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方案编制、审核和审批的权限、程序及时限。通常应由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名用企业章。施工组织设计只有经承包施工的企业负责人批准签章后才能生效。
 
3.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评定应以()的测值为准。
A.浇筑地点
B.拌合站
C.试验室
D.泵车内

 

正确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核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考点--混凝土坍落度值检测的规定。本题正确项为A。有混凝土工程施工知识的人应很清楚:混凝土坍落度值测定应在混凝土进入泵车前的测值才是施工控制的,那么不难排除其他三个选项的正确性。
 
4.预应力筋在切断时,不得采用(    )切割。
A.切断机
B.砂轮锯
C.手锯
D.电弧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核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考点--切断预应力筋的常用方法。本题正确项为D。有预应力工程施工知识的人会从四个选项选择D项,预应力筋施工规范都明文严禁用电弧切断。
 
5.给排水构筑物满水试验时,向池内注水应分三次进行,相邻两次注水的时间间隔不少于(    )h。
A.8
B.12
C.24
D.48

 

正确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专业性较强,意在考核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有关标准的具体规定 ,正确项为C,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规定: 注水至设计水深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这类数字考项涉及的工程常识的知识考点都是要求应考人员掌握的。
 
二、多项选择题
6.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竣工总图编绘完成后,应经(  )审核、会签。
A.项目经理
B.原设计单位负责人
C.建设项目负责人
D.监理工程师
E.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正确答案:BE 解题思路:本题考点是企业和项目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正确项为BE;但是选择其他错误项的也有相当比例。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确有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或建设项目负责人签批的。工程项目竣工总图编绘目的在于移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存档,审核会签目的在于承担图的内容准确性、真实性的责任;掌握这一要点,正确项的选择就会清晰。
 
7.园林工程塑山的新型材料主要有(    )。
A.炭纤维增强混凝土
B.玻璃纤维强化塑胶
C.超细水泥
D.玻璃纤维强化水泥
E.高强水泥

 

正确答案:A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核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考点(园林工程塑山)的若干新型材料。本题正确项为ABD,错误选项为CE。有类似工程施工知识的人会从五个选项排除CE项的正确性,因为塑山用水泥必须有纤维,而CE两种水泥都是特种水泥,不含纤维。
 
8.后张预应力锚具和连接器按照锚固方式不同,可分为( )等锚具。
A.夹片式
B.支承式
C.铰接式
D.握裹式
E.锥塞式

 

正确答案:ABCE 解题思路:本题考核应试人员是否掌握考点--预应力锚具和连接器的若干类型。本题正确项为ABCE,错误选项为D。有预应力工程施工知识的人会从五个选项排除D项正确性,锚具和连接器是承受大吨位拉应力的器具是不会采用握裹形式的。
 
9.密闭式盾构机可分为(  )式等形式。
A.开胸式切削
B.格栅挤压
C.泥水平衡
D.机械挖掘
E.土压平衡

 

正确答案:CE 解题思路:本题意在考核应试人员是否熟悉盾构施工机械。正确为C和E,A和D显然是开胸式盾构机,不符合题干中密闭式盾构机的限定;B项的干扰性较强,但显然不属于密闭式,具有盾构法施工知识的人是不会选择的。
 
10.城市桥梁工程中,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常用施工方法有(  )。
A.支架法
B.移动模架法
C.悬臂浇筑法
D.结块拼装法
E.架桥机法

 

正确答案:ABC 解题思路:本题意在考核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城市工程施工技术常识;正确项为A、B、C,干扰项为D、E。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或有一定施工知识的人员仔细分析题干后,应不难发现D、E是预制桥梁施工法,而不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施工方法。
 
三、案例分析题
11.背景材料:
某公司中标承建城南外环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一是挖方段遇到了工程地质勘探报告没有揭示的岩石层,破碎、移除延误了23天工期。二是工期拖延致使路基施工进入雨期,连续降雨使土壤含水量过大,无法进行压实作业,因此又延误了15天工期。三是该公司根据建设单位指令对相接道路进行罩面处理,施工项目部对形成增加的工作量作为设计变更来调整工程费用。
1.问题
(1)事件一造成的工期拖延和增加费用能否提出索赔,为什么?
(2)事件二造成的工期拖延和增加费用能否提出索赔,为什么?
(3)事件三形成的工程变更部分应如何调整费用?
 

 

正确答案:
(1)能提出索赔(设问有要求先行判断,应做答)。因为,就事件一挖方段破碎移除岩石的处理工作导致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直接原因:地质探勘资料不详,这是有经验的承包商无法预测到的,非承包方责任,并确实已造成了实际损失;施工项目部应该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应予受理。
(2)不能提出索赔。因为事件二造成的工期拖延和增加费用,直接原因:连续降雨,造成路基无法施工尽管有实际损失,这是有经验的承包商应能够预测并经采取措施加以避免。即便与事件一有因果关系,但事件一已进行索赔,因此应不予受理。
(3)类似事件三的事项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时有发生,一般应在合同中应有所规定。造成的工程量超出原合同工程量清单的部分,一般按设计变更或合同约定调整费用。合同未有约定时,可采取如下处理方式:采用施工图预算计价方式,价格(单价)应取自合同中已有价格,增加工程量经监理工程师计量,计算出调整(即增加)部分工程费用。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