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进化论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2页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了28年,从朝阳阶段跨入了转型时期,并且逐渐面临着优胜略汰的考验。物业法规的日渐规范,让物业合同的续签负担沉重;劳动力成本的连续增加,让企业盈利能力短时期出现波动;行业吸引人才的竞争力低,人员流失频繁……于是,业界同仁纷纷探讨应对策略。但可以肯定的是,物业服务企业绝不会像白垩纪海陆剧变时的恐龙一样日趋没落,而是在此困境中不断演变进化,最终得以证实“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黄牛——传统型物业服务企业
  这是整个行业体量最为庞的物种群落,也是进化相对缓慢或者说急需进化的群落,他们没有足够的规模,也无品牌优势可言,做的也是传统的“四保服务”,如果以管理资质作以粗线条划分,目前约占全国物业服务企业总量的90%左右。此类企业处于行业生物链的末端,天性温良,吃苦耐劳,埋头耕着一亩三分薄田。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吐出来的也有苦水和酸水。虽然这其中也不乏“精耕细作”之辈,但纵然心比天高,却总被缺水少粮的现状所困扰。
  随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黄牛的数量无疑会逐步减少,通过变革或兼并,其中一部分会进化成其他物种,但绝对不会就此消失,因为瘠田太多,总需要有“牛”耕种,虽然投入多产出少,但总比没田耕要强吧。而且达尔文说得也很清楚,物竞天择是“适者”生存而非“强者”生存,有市场需求就有其生存的一席之地。只要低头苦耕时不忘抬头看路,上演一出“黄牛”变“麒麟”的好戏也并非是痴人说梦。
  沿着产业结构以及服务提供方式差异化的线路进化发展,物业服务企业可能会演变成:专业服务提供商、多元服务提供商、服务集成商。
  蚂蚁——专业服务提供商
  蚂蚁是最常见的昆虫,属群集而居的社会性昆虫,数量庞,内部分工明确,蚁后只负责繁殖,工蚁负责建巢、觅食和喂食,兵蚁负责保家卫国。为追求利润最化,物业服务企业便会像蚂蚁一样,逐步建立清洁服务机构、绿化服务机构、电梯维保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并在企业内部进行专业分包。
  进化成蚂蚁类物业服务企业的前提是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其特征是各专业条线兵强马壮,人数众多,服务提供强调成本管理,在满足内部需求之后,也会积极开拓外部市场,为企业获取更多利润。但随着业务扩张,企业人员数量将呈阶梯式增长,在用工日益规范执法日渐严格的未来,仅仅通过劳务输出获取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窄。也许到时候,此类企业同样会向蚂蚁学习:当同一巢穴的蚂蚁发展到一定数量以后,它们便会选择分巢,并会有新的蚁后和蚁王产生,在一个新的领域建筑起新的王国。
  蜘蛛——多元服务提供商
  如果说蚂蚁类物业服务企业“深挖洞、广积粮”是在产业深度上做文章,那么蜘蛛类物业服务企业“广撒网、多捕食”是在产业宽度上下功夫。
  结网是蜘蛛的一种本能,网结得越,意味着可以捕获的食物则越多。蜘蛛因习性不同结网的形状也不尽相同,这点和我们的物业服务企业也颇为相似。如最为常见的圆网(八卦网),蛛丝由中心圆点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这就像有些物业服务企业以客户资源为优势,围绕着客户需求这一“圆心”而展开的一些经营活动,如组建或引入家电维修机构、宠物托管机构、家政服务机构、洗车代驾服务机构等社会服务机构,并以项目为基点对各类服务机构进行协调管理,从而获取利润。另一种则如华盖网,把丝织成丝层,网呈条状,铺排于一平面上,就如同物业服务企业以物业本体为主线,进行产业链条上游和下游的业务整合,在诸如物业租赁销售、评估策划、土地测量、管理咨询等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上有所斩获。
  蜘蛛类物业服务企业的进化,正是中物协谢家瑾会长最近提出的发挥物业管理边际效益,增加多种经营收入以提高物业管理创富能力的构想。无论是客户资源整合还是产业结构整合,就像蜘蛛那极富想象力的各种结网方式,方式虽不同,但万千法门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提高盈利能力、拓展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猎豹——服务集成商
  猎豹因其奔跑时速达到112公里被喻为肉食类动物中最为专业的捕猎者。猎豹捕食需要消耗量的体力,所以必须一击即中,于是,近距离的隐蔽、耐心的等候、极速的奔跑、完美的扑杀,都成为猎豹的杀手锏。待猎物到手后,猎豹也不像老虎一样全部占为己有,而是挑味美肉嫩的先吃个饱,然后交给棕鬣狗、兀鹫们分享战果,以维持整个生物链的平衡。
  猎豹就如同实施管作分离、由服务提供商向服务集成商转型的物业服务企业,此类企业不需要众多的人员,但必须拥有必杀技,凭借成熟的前期策划和管理经验获取项目,然后将劳务服务分包给专业公司负责,并配备精干的管理队伍进行协调、监督和指导。当然,同猎豹一样,由于靠自身的努力捕获的猎物,理所当然分得第一杯羹,其获取的利润相对于专业分包公司而言要丰厚的多。
  黄牛这种草食类动物实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依靠“卖服务挣消费者的钱”,而猎豹这种肉食类动物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依靠“卖技术、管理和规则挣草食类企业的钱”,因此一个吃草,一个吃肉,前者数量众多,后者精干强练。草食类向肉食类进化是种必然,但物业服务企业并没有过于高深的技术壁垒,届时可能会出现批猎豹相互残杀的场景,能否将目前的优势转化为其核心竞争力,是猎豹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沿着物业形态以及目标市场差异化的线路进化发展,物业服务企业可能会演变成:地产服务型物业服务企业、市场细分型物业服务企业、市场规模型物业服务企业。
  犀牛鸟——地产服务型物业服务企业
  犀牛是陆生动物中最强壮的动物之一,尽管强壮,它还是有铁杆的兄弟——犀牛鸟,犀牛依靠犀牛鸟清洁皮肤,犀牛鸟依靠犀牛得到保护。附属于地产开发企业的物业服务企业就类似于犀牛和犀牛鸟的关系。随着物业利润率的降低,就地产开发企业而言,物业服务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于是不少地产企业要求旗下的物业退出外接项目,潜心维护自身品牌。
  犀牛鸟类物业服务企业有着一份“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悠闲和淡定,同时也抱着“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刻苦和专注,其进化核心在服务品质和品牌增值而非追求利润最化,其市场发展导向没有充分的自主权,基本依赖以及服从于集团地产的整体战略。当然,只要有犀牛在,它便有容身之处,就生存压力而言,也远比自食其力者小得多。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