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针对该地基土(红粘土)节理裂隙发育的特点,本工程还辅助使用了静压注浆加固方法。
7、桩式托换施工
施工步骤如下:
(1)、基础承台至地面作业竖井施工,钢筋混凝土护壁;
(2)、基础承台上钻孔施工,包括锚杆孔及穿桩钻孔;
(3)、锚杆植筋;
(4)、钢管桩成桩及管内浇砼,采用重锤冲击法成桩;
(5)、锚杆施加预应力;
(6)、浇注锚板防腐砼及坚井回填。
8、验收试验
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工程验收试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试验:
(1)、压桩试验;
(2)、砼抗压抗渗试验;
(3)、锚杆抗拔试验;
(4)、相关材料复试。
9、沉降监测
我公司施工队伍进场后,即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规定,在该楼外及楼内构造柱上设立沉降观测点,并由业主指定第三方进行定期监测。而且施工结束后仍进行跟踪监测,沉降监测结果表明,该楼不均匀沉降已得到了根本治理。
附沉降最的2个柱基的沉降监测曲线图。
10、结论
(1)、对建筑物结构和地基情况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弄清不均匀沉降产生原因,是论证处理对策的前提;
(2)、对地基进行补强加固设计前,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客观准确地确定现有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3)、竖井内作业、重锤冲击成桩,是对桩式托换施工工艺的创新;
(4)、对建筑物进行长期沉降监测,是必要的安全保证措施。
参考文献:
1、《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