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在补桩过程中,还要将补桩位置对应的已开挖土方回填,防止补桩时泥浆全部流入基坑,补桩施工完毕后,在补桩与两侧围护桩之间用旋喷桩止水,待止水措施做完后,在开挖基坑后直接凿除围护桩侵线部分,继续后序施工。
优点和缺点:该方法工期中等,施工成本最高,在凿除侵线围护桩时,对围护结构体系的安全没影响。
3、综合法
广佛轨道交通魁奇路主体结构基坑围护桩侵线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处理。
⑴对于侵线部分≤70mm:由于围护桩保护层厚度为 70mm,侵线部分≤70mm的围护桩,凿除侵线部分砼后,不影响围护桩受力主筋,所以直接凿除侵线部分砼。
⑵对于侵线部分>70mm:
① 对于侵线桩两侧各有三根以上完好的围护桩,由于土压力拱现象,侵线桩所承担的土压力可由两侧完好的围护桩承担,所以这部分桩直接凿除围护桩侵线部分砼和割除侵线钢筋,尽快施工负二层侧墙和中板。
② 对于侵线桩两侧没有三根以上完好的围护桩:增加第四道钢支撑(第四道钢支撑在第三道钢支撑上 1.8m 处),钢支撑间距与第二道钢支撑一致(施加预加轴力与第三道钢支撑一样)。
在施工过程中,桩侵线位置侧墙分两次施工,先增加第四道钢支撑,拆除原第三道钢支撑,施工下半部侧墙(下半部侧墙施工到距离第四道钢支撑 1m 处),下半部侧墙混凝土浇注完毕并经养护 7 天后,在原第三道钢支撑位置回撑,待回撑钢支撑安装完毕后,才可拆除增加的第四道钢支撑,继续施工上半部侧墙和中板,直到中板砼达到强度后才可拆除回撑钢支撑。
优点和缺点:该方法工期最短,对后序施工影响较,负二层侧墙必须分两次施工,施工成本最低,主要是钢支撑等周转材料的租金,施工过程中凿除侵线部分的围护桩后,围护桩安全系数降低,必须尽快施工底板和中板。
(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