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1)用裂缝放镜正确观察裂缝宽度;
(2)基层处理: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油污;
(3)确定注入口:一般按15~20cm距离设置一个注入口,注入口位置尽量设置在裂缝较宽、开口较通畅的部位,贴上胶带,预留;
(4)封闭裂缝:采用快干型封缝胶,沿裂缝表面涂刮,留出注入口;
(5)安设塑料底座:揭去注入口上胶带,用封缝胶将底座粘于注入口上;
(6)安设灌浆器:将配好的灌浆树脂注入软管中,把装有树脂的灌浆器旋紧于底座上;
(7)灌浆:松开灌浆器弹簧,确认注入状态,如树脂不足可补充再继续注入;
(8)注入完闭:待注入速度降低确认不再进胶后,可拆除灌浆器,用堵头将底座堵死(用过的灌浆器应立即用酒精浸泡清洗保存,以便下次使用,切不可以用其他稀料清洗);
(9)树脂固化后敲掉底座及堵头,清理表面封缝胶。
2、使用参数
(1)本灌浆器适合修补0.05~3mm的裂缝,由于利用低压及毛细管现象注入低粘度树脂,因而可以解决微细裂缝的充填;
(2)机具内弹簧压力为6kg,注入起始压力60kPa;
(3)软管可装树脂量为50g,有效注入量为40g,一次注入不足时可继续补充;
(4)确定树脂注入量,可根据裂缝宽、深、长度计算: w=a×b×c×d
式中:w-理论注入树脂量(g);a-裂缝长度(cm);b-裂缝宽度(cm);c-裂缝深度(cm);d-树脂比重。
根据经验,实际需用树脂约为理论量的1.3倍以上,某些振捣不密实的混凝土或砖墙注入量可达理论量的数倍。
岩土工程师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