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模板工程:
● 本工程为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质量目标为确保结构工程创北京市“结构长城杯”、整体工程创北京市“长城杯”。模板工程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为了使砼的外型尺寸、外观质量都达到较高要求,我公司将充分发挥在模板工程上的优势,利用最先进、最合理的模板体系和施工方法,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 模板选型及配置数量:
● 大模板的经济对比:
本工程大钢模板采用租赁形式,大钢模板的成本并非全部由本工程承担。
考虑一些其他的修补、调整,按照60万元计算投入。考虑使用大钢模板增加塔吊的负荷量而增加的其它费用20万元左右。
本工程的墙柱模板预算收入约68万元,清水混凝土节约抹灰的费用约20万元,降低成本约8万元。因此,墙柱使用大钢模板既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 底板砖胎模施工:
底板施工分三个施工段,见底板施工段划分图。砖台模从第一施工段开始砌筑,以便后续的抹灰、防水、底板钢筋施工尽早插入,达到流水施工目的,缩短施工工期。
砖台模采用240厚的砖墙,从垫层开始到底板上表面标高300处,即达到底板导墙的高度,1200厚的底板,砖胎模高度为:1570,1600厚的底板砖台模高度为:1970。为了保证砖胎模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不移位,浇筑底板混凝土之前,将砖胎模高度的回填土回填完成,回填土采用级配砂石,使用平板振捣器拖振,保证回填的级配砂石密实。
为了保证底板侧帮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砌筑砖胎模前,在底板垫层上弹出砖胎模的位置线,位置线预留出砖胎模的抹灰层和防水卷材的厚度。
● 后浇带模板施工:
后浇带处采用覆面胶合板模板施工,后浇带侧面按照设计要求做成企口形式,模板上穿钢筋的部位,要求使用海绵条和三合板封闭,防止从该处漏浆。模板底部要粘贴海绵条,防止混凝土浆从底部漏出。
● 墙体模板设计:
1)墙体设计高度:
大钢模板的配置高度要≥模板设计高度
2)大钢模板采用6mm厚的冷轧原平板,纵向背楞采用[80×40的槽钢,间距300mm,横向背楞采用两道10#槽钢,间距950mm。大面积墙体模板采用1200×2700标准模数,不符合模数的部位采用异型模板和异型角模进行调节。穿墙螺栓采用Φ18。(见附图16-墙体模板示意图)
3)地下二层墙体、地下一层墙体模板组拼:
地下二层结构墙体高度为6000mm,墙体混凝土浇筑到梁下口。模板高度为5400mm。由两块2700高的模板上下组拼在一起。地下一层结构高度4500mm,梁下口高度为3900mm。由一块2700高的标准模板和一块1200高的异型模板组拼一起。组拼模板通过加强背楞的形式保证整体刚度。
4)模板拼接处的螺栓加设弹簧垫片,消除混凝土冲击对钢模板连接处形成的错台。模板拼缝处加海绵条,
5)模板的上、中、下设模板限位支撑,限位支撑做成卡具形式卡在两排钢筋上,既控制了两排钢筋的宽度,又限制模板靠钢筋过近,保证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
6)为了保证墙、板接缝处的质量,在大钢模板上口用钢板或塑料板做出一条企口槽条板,使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楼板下口的墙面上,留出一条企口槽,楼板模板压在企口槽内,保证该处不漏浆。
● 独立柱模板
预拌混凝土必须满足1999年6月份印发的“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试行》”(TY5-99)第十三条第2款规定,对于II类工程“使用B类低碱活性集料配制混凝土,混凝土含碱量不超过5Kg/m3”的要求。
● 搅拌站选择
通过我公司多年来与其它搅拌站的合作以及对附近搅拌站的考察,决定本工程采用我公司搅拌站供应砼。该搅拌站距现场约20公里,可以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
● 混凝土运输
1)场内砼运输采用塔吊和砼地泵共同来完成垂直和水平运输,使砼运输到浇筑面;浇筑竖向结构的墙、柱砼时,为保证浇筑布料的灵活、方便,保证浇筑质量,采用移动式布料机一台。
2)运输时间:砼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连续时间(min)
3)季节施工:在风雨或暴热天气时运输砼,罐车上应加遮盖,以防进水或水分蒸发。
4)质量要求:砼送到浇筑地点后,如砼拌和物出现离析或分层现象,应对砼拌和物进行二次搅拌,同时应检测其坍落度,所测数据应付合施工方案中对此数据的要求,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 砼的浇筑:
在浇筑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技术协调部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向工程部进行方案技术交底。浇筑前工程部牵头组织责任师、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同时检查机具、材料准备,保证水电的供应,要掌握天气季节的变化情况,检查模板、钢筋、预留洞等的预检和隐蔽项目。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2)浇筑时应注意的要点
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砼振捣的均匀性和密实性,砼拌和物运到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
浇筑过程中,各专业需派专人负责各自项目的质量保证,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的稳定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立即采取措施在已浇筑的砼凝结前修整完好。
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砼,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间的1/3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
3)后浇带施工
楼板留出后浇带后,将要形成悬挑结构,拆模时此处支撑保留(如附图所示)。支撑的间距以结构计算数据为准,楼层后浇带区域防护采用木盖板防护。
待结构沉降稳定后(由设计认可),后浇带采用比原结构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封闭。
为保证后浇带的接缝质量,事先将后浇带清理干净并将表面凿毛,按设计要求在砼中掺HEA复合型微膨胀剂,其掺量为12%。在浇筑成型后,可获得0.5-1.2N/mm的自应力,补偿后浇带砼的收缩。
● 混凝土软卧层的剔除:
下层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剔除混凝土表面浮浆,直到露出石子为准。并将松动石子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