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1 施工流水段划分:
● 地下室墙体混凝土流水段施工划分:
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墙体混凝土一次浇筑不得大于30米,因此,墙体流水段按照30米为原则划分成6个墙体流水施工段。
● 地下室独立柱施工流水段划分:
地下室独立柱的施工流水段按照两个流水段进行划分,混凝土浇筑时和附近的墙体混凝土一起浇筑。
● 地下室楼板施工流水段划分:
地下室楼板施工流水段划分同底板。
● 地上结构流水段划分:
考虑到上部结构的造型特点(从6层开始局部逐层内收),首层~8层划分为4流水段。流水I段和流水IV段的区域同地下结构的流水I段和III段的区域相同,流水II段和流水III段是原地下结构部分流水II段从中间一分为二而成。9层~10层缩减为3个流水施工段。
5.2 大型机械选择:
● 大型机械选择:来
土方开挖→垫层浇筑→砖台模砌筑→防水卷材施工→防水保护层浇筑→底板钢筋放线→底板砼浇筑→底板砼养护→地下外架搭设→测量放线→地下二层墙柱钢筋绑扎→地下二层墙柱支模→地下二层墙柱砼浇筑→墙柱砼养护→地下二层内架搭设→地下二层顶板、梁支模→地下二层顶板、梁钢筋→地下二层顶板、梁砼浇筑→梁板砼养护→测量放线→地下一层墙柱钢筋绑扎→地下一层墙柱支模→地下一层墙柱砼浇筑→墙柱砼养护→地下一层内架搭设→地下一层顶板、梁支模→地下一层顶板、梁钢筋→地下一层顶板、梁砼浇筑→梁板砼养护→地下外墙防水→外墙防水保护层→土方回填
● 地上部分施工工序
外架搭设→平台放线→墙柱钢筋绑扎→墙柱支模→墙柱砼→墙柱砼养护→内架搭设→梁、板模板支设→梁、板钢筋绑扎→梁、板砼浇筑→梁板砼养护
5.4 主要施工方法:
5.4.1 测量放线:
● 工程施工测量内容:
1)工程轴线的定位:
由于该工程施工场地狭窄,加之采用多流水段、多工区的流水立体交叉作业,为了保证轴线投测的精度,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
A、内控网的布设:
使用工具: PTS-III0.5全站仪。目的是校核控制轴线标志桩投测纵轴及横轴几条主轴线,对边、角值进行校测,边角的各项精度必须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制作内控基准点:采用10cm*10cm钢板制作,用钢针该划出十字线,埋设在底板内。
留置测量口:各层楼板的内控基准点正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0*150mm孔洞(激光束通孔)。
B、轴线投测方法:
仪器采用苏州产J2JD激光经纬仪及接收靶。
将J2JD激光经纬仪架设在底板的内控基准点上,接收靶放在投测楼层面的相应预留洞口,将最小光斑的激光束投到接收靶的“十”字交点处。
将检定合格的经纬仪架设在接收靶上,依次投测出主轴线。
本工程从基础底板设置内控基准点,到投测顶层 (10层屋面)的高度为48.58m,因此,其允许偏差为±5mm。
2)高程投测:采集者退散
将城市高程网点标高引到清华紫光楼前的花坛侧壁上,编号为BM1(50.778)和BM2(50.788),每间隔一定的时间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检测后的数据成果必须作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现场高程根据这两个点进行投侧。待施工到首层后,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作为布设三个高程的标准点,通过往返检测合格后(误差在±3mm内为合格),标注“Ñ”红色油漆标记和建筑标高。
利用首层红“Ñ”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传递,并用红“Ñ”作好标记,然后使用S3水准仪往返检测合格后(误差在±3mm内为合格),将该层标记作为向上层引测的标记。每层的墙、柱模板拆除后,采用水准仪和钢卷尺在墙、柱上放出该楼层的1m结构线。
3)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
采用苏州产J2JD激光经纬仪及接收靶做轴线投侧的过程,同样也是控制建筑物垂直度的过程。
电梯井筒的垂直度控制同样也是采用苏州产J2JD激光经纬仪及接收靶,方法是在电梯井的附近做内控基准点和每层留出的投测口。
● 工程放线:
根据投测的轴线使用钢卷尺放墙、柱边线,钢卷尺要求经过计量过或购买免检产品。
放好的线采用红油漆做出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