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悬挂脚手架施工
3.1施工实例
某工程,地处北京市朝阳区,总建筑面积44040m2,地上二十三层,地下二层,为纯剪力墙结构塔式住宅楼,抗震设防烈度八度。地上建筑面积40300m2,标准层层高2.7m.檐高57.9m;建筑物平面形式总体为一字形对称布置,中间设270mm宽沉降缝。平面外围尺寸320m .根据该工程特点,通过多种方案对比分析论证,采用悬挑外脚手架作为主体施工和装修外脚手架。
3.1.1加工制作:采用项目部库存钢管脚手架和部分角钢,加工160套三脚架。三脚架上部横杆、斜拉杆、中间联系杆均采用Φ48×3.5钢管,靠墙立杆采用两根12.5/8不等边角钢。上部横杆长度1.20m,斜拉杆长度2.33m,靠墙立杆长度2.00m.钢管与钢管、钢管与角钢之间通过连接钢板焊接,靠墙角钢上下两端与墙体之间用30mm钢板焊接,起连接和支座作用。
3.1.2与墙体连接:主体施工时,沿外墙周围预埋塑料套管,塑料套管内径Ф22~25之间,便于钩头螺栓穿过。套管高度依据上图连接钢板尺寸、挂孔位置、楼板厚度、墙体大模板下挂尺寸等进行计算。预留套管高度必须准确,以免对平台上模板及支架产生影响。一般预埋高度控制在楼板下20cm为宜。三脚架与主体结构通过钩头螺栓连接。上部钢板与外墙尽量贴紧,以保证螺栓受力状态为剪切状态。避免螺栓受弯。钩头螺栓前部必须放置平衡销,保证钩头方向向上,平衡销与钩头焊接在一起。
3.1.3悬挂三脚架编组:每榀三角脚架安装完成,并检查合格后,用扣件钢管脚手架将每榀悬挂架横向连接,连接长度根据工程平面特点,后面大面直线墙,五榀三脚架为一组,前面转角较多,三到四榀编为一组。通过钢管脚手架与三脚架斜杆用扣件连接,上中下三道。三脚架横杆靠墙一侧连接一道。保证每榀三脚架之间连接成侧向骨架结构。第一次三脚架编组后,以后各楼层提升时,每个编组整体提升,分别悬挂。尽量不再重新拆装编组。
3.1.4围护结构:悬挂三脚架部分是整个结构的承重构件,上部围护部分同单排脚手架施工要点,不再累述。
3.1.5整体提升:本工程施工,共分8个施工流水段,采用小流水、小节拍,两个单体平行施工的方法。悬挂三脚架在首层完成编组后,以后随施工进度、分段单组整体提升。三脚架编组时,每组两端均设吊环。主体施工阶段采用设于建筑物前面的两台Q23B-60m塔吊提升;装修阶段采用设于楼顶的槽钢支架提升。
3.2施工注意事项
3.2.1加工三脚架时,必须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按规范焊接;材质满足设计要求。
3.2.2预留螺栓套管位置必须详细计算标高;并尽量调整好间距以避开门窗洞口位置,如三脚架必须设置在洞口上部,上部过梁要采取加强措施。
3.2.3在首次悬挂编组时,必须经有关设计、施工、安全管理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项目专职安全员必须会同有关技术人员定期对脚手架进行安全检查,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2.4提升脚手架时必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按操作程序顺序进行。
3.2.5每次悬挂时,必须经安全员对悬挂节点进行细致检查验收。
3.2.6严格控制脚手架上部荷载,避免振动,上部垃圾随时清除。
4、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工程采用悬挂外脚手架施工技术,从投入使用到拆除,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圆满完成了从主体到装修全过程施工任务。实践证明,这种悬挂脚手架,由于周转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较少,明显减少了项目资金占有量,与租赁钢管脚手架相比,节约资金50万元以上;搭设简便,提升灵活,稳定可靠,安全方便,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该脚手架与大模板的配套使用,功不可抹;同时实现了施工作业面的全封闭防护,保证了高空作业的安全,实现了文明施工。(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