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修复、补强混凝土结构施工工法(二)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六、施工工艺
  1. 工艺流程
  2. 操作要点
  2.1 混凝土基底处理
  2.1.1 将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残缺、破损部分清除干净达到结构密实部位。
  2.1.2 检查外露钢筋是否锈蚀,如有锈蚀,进行必要处理。
  2.1 对经过剔凿、清理和露筋的构件残缺部分,进行修补、复原。
  2.1.4 裂缝修补:缝宽小于0.20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进行表面涂抹封闭;大于0.20mm的裂缝用环氧树脂灌缝。
  2.1.5 将构件表面凸出部分(混凝土构件交接部位、模板的段差)打磨平整,修复后的段差要尽量平顺。
  2.1.6 棱角部位,用磨光机磨圆角,圆角半径≥30mm.
  2.1.7 对清洗过的混凝土构件进行围挡,并让其充分干燥。
  2.2 刷底层涂料
  2.2.1 把底层涂料的主剂和固化剂按规定比例称量准确后放入容器,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一次调和量应以要使用时间内用完为准。
  2.2.2 在底层涂料中严禁加溶剂,含有溶剂的毛刷或用溶剂弄湿了的滚筒不得使用。
  2.2.3 用滚筒刷均匀地涂抹底层涂料。
  2.2.4 涂料指触时间因气温不同,一般在3h到24h之间变化。
  2.2.5 底层涂料固化后,在表面上有凸起部分时,要用砂纸磨光。
  2.2.6 根据施工部位的温度、湿度选择适当的底层涂料,在气温底于5℃,相对湿度RH>85%,混凝土表面含水率>8%,有结露可能而无有效措施时,不得施工。
  2.3 构件表面的残缺修补
  2.3.1 构件表面凹陷部位应用环氧腻子填平,修复至表面平整。
  2.3.2 接槎部位要用环氧腻子填补,使之平顺。在残缺修补中使用环氧树脂时,要在气温5℃以上,相对湿度RH<85%的条件下施工。腻子刮平后,表面仍存在的凹凸糙纹,应再用砂纸打磨平整。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