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节能法规与建筑节能标准的出台,建筑节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节能题材成了商家媒体炒作的焦点。门窗用了中空玻璃就说是节能门窗,建筑就成了节能建筑,节能就达到50%~60%.但什么是建筑节能,建筑节能50%的基准又是什么呢?
建筑节能是指节约采暖供热、空调制冷、|考试|大|采光照明以及调节室内空气、湿度、改变居室环境质量的能源消耗,还包括利用太阳能、地热(水)能源的综合技术工程。目前我国的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商场、高档旅馆酒店、高档办公楼等建筑的全年能耗中,大约50%~60%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而在空调采暖能耗中,大约20%~50%由外围护结构传热所消耗。也就是说,建筑耗能中只有20%~50%与门窗及墙体有关,门窗节能解决的问题只占建筑节能面临的所有问题中的一部分,门窗节能了并不等于整栋建筑就达到了节能目标。
广泛提到的节能目标50%,是指按现行标准进行的建筑节能设计或改造,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一般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作了设计,设计的各项数据均达到了规范标准要求(并非单指门窗),都能保证项目达到50%的节能目标。
节能50%的目标是针对建筑总能耗的综合指标,它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对门窗、空调、照明、采暖等的节能控制,需要综合测算与设计。采用了节能型的门窗并不表明建筑就达到了建筑的节能要求,而没有选用节能型的门窗也并不一定表明它没有达到节能的目标要求。
大开窗中看并不等于不节能———建筑窗墙面积比的正确理解问题
近段时间媒体上有“大开窗中看不节能”“飘窗玻璃幕是能源杀手”、“限制使用落地门窗”等标题和字眼,大有将建筑不节能归罪于建筑门窗的势头,这种宣传对建筑门窗来讲是很不公平的,也是有害的。建筑门窗对节能有影响,但不是全部。不能因此而抹杀它提高居住舒适度、美化城市、表现现代建筑艺术的功用。在深圳地区,增大开窗在春秋季节恰好可以增加通风量,是减少建筑能耗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是节能的做法。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在标准中都采用了“窗墙比”的概念。仅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产生歧义。
为了避免开窗面积过大影响建筑能耗,在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中,对建筑物的开窗作了要求,即窗墙面积比。其含义为:整栋建筑外墙面上的窗及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总面积与整栋建筑的外墙面的总面积(|考试|大|包括其上的窗及阳台门的透明部分面积)之比。这里窗的面积强调的是透明部分的面积,即具有采光功能部分窗的面积,如果开窗的背面设有墙体或遮挡不应计入窗面积。
目前居住建筑项目的设计大都是能满足规范规定的窗墙面积比要求的,因为楼板即楼板下梁的面积,以及分户墙部位的非透明面积,加上消防要求的一些隔墙等的面积都是计入墙体部分的。正确地理解窗墙面积比的真正含义后,建筑师们在进行建筑设计以及地产商在选择方案时,大可不必为窗墙面积比的问题,而减少对建筑美感的追求。广大的居民们也大可不必因为建筑采用了多一点的玻璃窗就下建筑不节能的结论。
保温不同于隔热———建筑节能的气候环境的差异
保温和隔热都是阻止热量传递的方式,也是门窗节能的关键指标,但两者却是有着很大的差别。保温是指外窗在冬季温差较大(一般为大于10℃)条件下,阻止室内向室外的温差传热;隔热是指外窗在夏季隔离太阳辐射得热和阻止室外向室内的温差(一般为小于10℃)传热,其中太阳辐射得热远大于因温差而产生的得热。
我国幅员广阔,南北方、东西部地理气候环境差异很大。北方寒冷地区,低温天气时间长,建筑能耗中采暖耗能大,外窗的保温是关键,该地区节能窗的重点是保温性能。南部夏热冬暖地区,制冷时间长,采取遮阳措施减少太阳辐射得热则是该地区节能窗的关键。而中部大多为夏热冬暖地区,采暖期与制冷期相对均衡,节能窗既要考虑冬季的保温,又要兼顾夏季的隔热。因而从气候条件对建筑门窗节能的不同要求来看,节能窗产品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保温型的节能窗产品,一种是隔热型的节能窗产品,还有一种是兼顾保温与隔热的保温隔热型的节能窗产品。
深圳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属于典型的夏热冬暖地区。夏热时间长(|考试|大|一般为4月~10月),每年从5月上旬至10月中旬近半年的时间中温度超过25℃。冬季大部分时间气温在10℃以上,日照率为35%,基本不用采暖。同时,由于受海洋影响,白天风大,从海洋吹向陆地;夜间风速低,从陆地吹向海洋。因此,深圳地区应选用隔热型的节能门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