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对策(二)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3、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面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客观现状以及工程造价管理国际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日益加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将以怎样的姿态来迎接加入WTO的挑战呢?我想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与国际惯例接轨。《建筑法》和《招标投标法》已经相继实施,相信中国建筑市场将越来越规范,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一部分,应该积极贯彻这两个法律。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是国家法律只能从宏观上加以规范,不可能对工程造价的各个方面都作出详细的规定,因此工程造价管理自身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建筑业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就必须全面与国际惯例接轨。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竞争市场,我们只有懂得并真正吃透国际惯例、法规、标准等,才有可能按国际惯例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受到国际法律的保护。
  (2)必须大力推行“工程量清单”办法。2000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的《招标投标法》中规定:中标人的投标报价不得低于成本价。何谓不低于成本价呢?是指不低于社会平均成本还是企业个别成本呢?如果是指不低于社会平均成本也就是预算成本,那么就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符。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引入,许多施工企业以低于社会平均成本报价已成完全可能。如果是指不低于企业个别成本,那么我们才能知道一个企业的真正成本呢?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改变过去完全依靠定额的做法。2000年12月19-20日,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方法座谈会,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行“量价分离”是完全必要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3月12日报道,南宁市已宣布采用实物定量,市场定价的方法进行招标投标。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定额是“量价合一”的参考性文件,企业根据定额做出的报价往往比市场价格高出许多,不能真实反映市场情况。采取新的投标报价法,可以鼓励企业把自己最新的设备,先进技术、方法展现给业主,以最合理,最能反映目前市场运营情况的报价进行投标。可以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使我国的建筑市场真正向国际市场接轨,以迎接加入WTO的挑战。众所周知,“量价合一”的定额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是不相符的。然而定额又是完成单位产品消耗量的标准,它是客观的、科学的,具有法定的属性。既然定额是标准,其属性是法定的,因此定额实际上是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量标准。所以,我们不但不能废除定额,而且应该加大定额编制补充的力度,为推行“工程量清单”的办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必须加强项目库的组建。香港工料测量师协会是相当于中国造价管理协会组织,他们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实际中,具体做法是参考过去类似项目,根据经验来确定工程的造价。实践表明,他们的做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他们有个优势在于,类似的历史项目资料相当丰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项目库相当完善,内容丰富,这为准确确定工程造价提供了可靠保证。近年来,也有许多人把神经网络理论用到了工程造价管理中,神经网络方法也就是模拟人脑的思维进行各种活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神经网络模拟人脑搜索类似历史项目资料,最后凭经验来确定工程造价。实际上神经网络方法与香港的模式是一样的,只不过把这一复杂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而已。加入WTO后,面对全球化、网络化,我们有必要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引入这些先进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相当丰富、完善的项目库,这恰好也是我们所缺少的。因此,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建设部,工程造价管理协会都应该加快项目库的组建,以满足工程造价管理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需要。项目库的组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社会平均水平,一是企业个别水平,这样我们也可以避免在评标时去判断企业报价是否是低于成本报价这一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
  (4)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培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已从被动反映造价结果转向能动影响项目决策。但人才质量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因此如何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高等院校应该担负培养现代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重任。自1986年南方冶金学院创办第一个工程造价管理本科专业以来,工程造价管理的学科已受到建设部、教育部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十多所高等院校设立了这一学科。但是,就十多年来看,所培养的毕业生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概预算的层次上,很少有人符合全过程、全方位、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理念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学科建设,在高校建立硕士点、博士点,以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经济、晓法律、善管理,同时精通计算机和外语的高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大力推行注册造价师执业制度。注册造价工程师1997年在全国九个省试点考试,1998年在全国考试。几年来,已培养了一批注册造价师,但是这部分人还不到整个工程造价管理80万从业人员1%,离10%的目标还差得远。因此,我们必须大推行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以培养更多的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造价工程师,同时为造就总经济师以及高级管理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5)工程造价管理必须信息化、网络化。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各方面的信息流铺天盖地,纷至沓来。面对如此宏大的信息流,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显然已无能为力了,我们必须寻找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这时计算机网络、软件就成了时代的宠儿,普遍为人们看好。计算机的引入标志着我们的工作有了新意,同时也给社会创造了效益。充分发挥现代化管理手段,既是向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为此,我们应努力做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方面的工作,加快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的建设,真正实现网上办一切事。
  (6)必须加强协会建设。中国建设工程造价协会自1990年成立以来,在建设部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建设,为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起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协会的工作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迎接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国建设工程造价协会必须尽快实行行业改革,加强自身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制度;建立行业管理和自律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以促进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事业更上一层楼。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