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工程师考试宏观经济规划讲义(九)

发布时间:2010-01-14 共1页



  一、内容提要

  1、财政调控的范围与途径;2、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

  二、考试要点

  (一)熟悉我国税收制度、财政支出管理,以及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二)掌握国家预算、税收、财政支出、国债、国有资产管理等基本概念和主要分类。

  三、内容讲解

  第五章 财政政策

  第一节、财政调控的范围与途径(掌握)

  一、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体现政府的政策意图。预算的执行是财政资金的筹措和使用,国家决算则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

  1.国家预算分类

  以形式差别为依据,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单式预算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

  过一个统一的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表格来反映。

  以内容上的差别为依据,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是指新的财政年度的收支计划指标以上年度指标执行数为基础,并考虑本年度的实际情况之后调整确定;零基预算则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但零基预算还未成为编制预算的一般方法,通常只用于具体收支项目上。

  2.国家预算组成

  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所组成。中央预算即中央政府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中央政府财政收支计划;地方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统称,由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总预算构成。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预算组成;没有下一级预算的,该级政府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

  3.国家预算制度改革与完善的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国库集中统一支付制度。由政府财政(国库)部门对所有政府性收入,包括预算内收入和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收入进行集中统一处理。各单位根据自身职能需要,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但付款过程由国库集中处理。国库管理部门在办理支付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对各部门和单位的支出实行全程监督。

  (2)强化部门预算改革。总体要求是:部门的预算外收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管理,部门预算全面反映部门及所属各单位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状况,收支不挂钩,支出要透明;合理核定各部门支出标准,财政部门按标准及时足额供给经费。

  (3)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分为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和混合控制三种类型。集中采购是指本级政府和其他采购实体的采购均由一个部门负责,形成规模购买优势,节约采购成本。分散采购是指采购由各个需求单位自己进行,能够满足使用部门的特殊要求和紧急需要,但容易出现缺乏控制的局面,并且不能形成规模购买的优势。混合控制则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多数国家实行的政府采购模式。

  例题1.我国预算制度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行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单式预算。

  b.建立国库集中统一支付制度。

  c.强化部门预算改革。

  d.实施政府采购制度。

  答案:a。

  二、预算外资金管理

  1.预算外资金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资金。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及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基金、附加收入等;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上缴资金;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