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听力理解听力理解指的是给出几段录音材料,要求应试者在听完之后,根据试卷上的问题要求,从备选项中选择出正确答案的试题类型。作为一种新题型的探索,这一题型仅在2004年中央公务员考试中出现过一次,预计在今后考试中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不太大。
三、命题趋势
1.命题规律分析
(1)注重对语言文字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
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和人们所熟知的传统的语文考试虽然在考查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考查实质上却与传统的语文考试完全不同。言语理解与表达并不考查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而是侧重考查语文知识在社会交流中的实际运用,即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以及对特定语言关 系的理解能力。
(2)试题取材的综合性
从言语理解与表达试题给出的阅读材料来看,所涉及的题材涵盖了科技、经济、政治、社会、文学等各个方面,具有综合性,对应试者的题材适应程度要求较高。
(3)难度稳中有升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题型基本稳定。从2000年以来,中央公务员录用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已经出现的题型有词语替换、选词填空、语句表达、片段阅读、短文阅读以及听力理解。2007年之前,试题基本都是以片段阅读为重点,片段阅读以外的其他题型在各年度都有一定的变化。然而.从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时间题型都固定为片段阅读与选词填空两种,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其他题型则保留在各地方的公务员录用考试中。
第二,题量稳中有升。中央公务员录用考试的题量,2005年是25题,2006年是30题,2007年至2009年都是40题,可见题量由原来的20题左右上升到了现在的40题,并且相对稳定下来。
第三,阅读量有所增加。言语理解与表达试题所给定的阅读材料,已从最初的单句发展到了现在的片段,阅读量也从几十个字上升到了200字左右。
2.命题方向预测
结合历年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及考试实际来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题型题量发生较大变化的可能性已不太大,将继续保持2009年的基本状态,即:既立足于知识点的考查而又不仅仅停留于单纯考查知识点,通过多样化的题型与超常规的题量来测查应试者准确、规范、得体的语言表述能力与迅速阅读文字材料并准确理解其深层内涵的能力。但在同时,将通过选取与社会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及时政性更强的阅读材料来加强对语言文字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将会更为注重考查在充分理解语言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更符合公务员的职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