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考情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25 共3页

  (二)数学运算题
  1.数学运算题的三大类别
  总起来看,数学运算题包括应用问题、数字问题和推理问题这三大类别。
  应用问题大的美女编辑们
  【例5-5】张、李两人同时从甲、两地出发,开车相向而行,两人在离甲地4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相遇后两人仍以原速继续行驶,并且在各自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沿原路返回,途中两人在距乙地15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
  A.100千米
  B.105千米
  C.110千米
  D.115千米
  【答案与解析】B我们用图解法解决这道题。从图中可以看到,张和李到第二次相遇时共走了甲、乙两地距离的3倍,他们在离甲地40千米处第一次相遇,说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在这段时间里,张走了3个40千米,这是由他们各自速度不同所决定的。而张走的这段路程比一个全程多15千米,所以两地距离为40×3—15=105千米。故选B。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考情分析
  数字问题
  【例5-6】(2005年中央机关真题)
  19991998的末位数字是( )。
  A.1
  B.3
  C.7
  D.9
  【答案与解析】A 19991998的末位数字和91998的末位数字相同,可以观察到9的1次幂的末尾数是9,9的2次幂的末尾数是1,9的3次幂的末尾数是9,9的4次幂的末尾数是1……呈现两两周期。因为1998是偶数,其末尾数是1。故选A。
  推理问题
  【例5—7】(2004年中央机关真题)
  南岗中学每一位校长都是任职一届,一届任期三年,那么在8年期间南岗中学最多可能有几位校长?( )
  A.2
  B.3
  C.4
  D.5
  【答案与解析】C在8年的中间6年有两届校长,再加上最前一年和最后一年各一届,可知最多可能有4届校长。故选C。另外,数学运算题中也有智力型试题,这类问题一般归入推理问题。
  【例5-8】(2006年中央机关真题)
  某人有15个空矿泉水瓶,如果4个瓶子可以换一瓶水,那么此人不交钱最多可以换几瓶水?( )
  A.3
  B.4
  C.5
  D.6
  【答案与解析】C他是先用12个瓶子换了3瓶水,喝掉后手里有6个瓶子,他又换了1瓶喝完,手里有3个瓶子,然后他借了1瓶水,喝完后手里有4个瓶子,他又换了一瓶还给卖水人,所以他不交钱最多可以换到5瓶水。故选C。
  2.数学运算题型分析
  历年每套数学运算试题在组合上都会呈现某些特点,现在我们就以2009年数学运算试题为例,进一步分析真题中数学运算试题构成的一些特点。
  (1)总体结构
  数学运算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数字问题、应用问题和推理问题。在2009年的数学运算15道题目中可作如下的划分:数字问题3道,应用问题6道和推理问题6道,分别占总题数的20%、40%和40%。
  数字问题
  第107题:涉及奇数、偶数问题;第108题:数字出现频率问题;第120题:有关等差数列的问题。
  应用问题
  第109题:百分数问题;第110题:工程问题;第113题:浓度问题;第115题:排列组合问题;第117题:分数应用问题;第119题:“牛吃草”问题。
  推理问题
  第106题:时差问题;第111题:生活智慧杂题;第112题:生活智慧杂题;第114题:生活智慧杂题;第115题:排列组合问题;第118题:离散最值问题。
  (2)命题特点
  第一,总体上与难度最大的2007年相比,难度有较大的下降;与2008年相比,难度基本持平。
  第二,尽管没有出现计算题,但由于验证法的使用,使得计算的技巧和速度明显地影响到解题速度。
  第三,贴近生活特点,生活杂题有所增加,所有题目在初读之时都有亲切之感,可以缓解应试者的紧张情绪。
  第四,许多题目考查应试者的机敏程度,例如第120题,应试者只要列出一个字母系列,心算即可答题。
  (3)解题方法
  通过全面观察和总结2009年数学运算试题的解题情况,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解题方法,以帮助应试者复习备考。
  第一,大量应用非常规解法,如验证法、赋值法、列举法、穷举法等等。
  第二,依靠机智破译题意。例如第118题,因为每人只能参加一个活动,所以参加7个活动的总人数是100,要考虑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最多有多少人,那就要前三个最小,因为三者各不相同,所以设为1、2、3。人数第四多并不是它就最多,依题意可设第五多至第七多分别是X+1,X+2,X+3。这样,符合题意的架构就形成了。
  第三,熟悉类型题解题套路可以提高时效。2009年的试题中出现的排列组合问题、包含与排斥问题等,都可以直接用公式,所以,加强基本功十分重要。
第四,平时注意积累常识,有利于临场从容应对。例如第106题。如果不记得全球分为东西各12区、我国位于“东八区”以及“东加西减”的原理,这道题就很难正确解答了。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