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备考策略

发布时间:2016-08-25 共3页

【题】某公共汽车从起点开往终点站,途中共有13个停车站。如果这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除终点站外,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正好各有一位乘客从这一站到以后的每一站。为了使每位乘客都有座位,那么,这辆公共汽车至少应有多少个座位?【山东2005-10】 
A.48 
B.52 
C.56 
D.54 
对此题,我们给一个简单解析,考生由此也容易看出例8的答案。 “途中共有13个停车站”是指除起点与终点之外,还有13个车站,故共15个车站。 
根据题意,起点站上车人数为14人,下车人数为 0人 
途中第1站上车人数为13人,下车人数为 1人 
途中第2站上车人数为12人,下车人数为 2人 
… 
途中第13站上车人数为1人,下车人数为13人 
终点站上车人数为 0人,下车人数为 14人 
一开始车上的乘客越来越多,直到上车人数等于下车人数,人数才达到最大值。 
设到途中第N站上车的人数和下车的人数相等 
【例9】有四个学生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相乘等于93024,问其中最大的年龄是多少岁?【四川2008】 
A. 16岁 
B.18岁 
C.19岁 
D.20岁 
分析:此题源自山东2003年真题,后在新疆2007年考试中也有涉及,题目的考察点与解题方法是基本一致的。 
【题】四个连续自然数的积为3024,它们的和为( )【山东2003-10】 
A. 26 
B.52 
C.30 
D.28 
【题】四个连续的自然数的积为1680,它们的和为( )【新疆2007】 
A. 26 
B.52 
C.20 
D.28 
小结:实际上,在各地的考试中都存在大量对国考和其他省份考题的借鉴。这也为我们备考提供了一个参考点,即在备考中不要陷入大量偏南偏怪的题目,而是以真题为导向,把真题考察的内容做好做熟,提炼出其中的思维并加以掌握。 
情形三:本题考题思想沿用 
【例10】从钟表的12点整开始,时针与分针的第1次垂直与再一次重叠中间相隔的时间约是( )【四川2008】 
A. 43分钟 
B.45分钟 
C.49分钟 
D.61分钟 
分析:本题的考察点与下面四川2007年考题是一样的,都是考察钟面上时间公式。 
【例11】木材原来的水分含量为28%,由于挥发,现在的水分含量为10%,则现在这些木材的重量是原来的( )。【四川2008】 
A. 50% 
B.60% 
C.70% 
D.80% 
分析:本题的难点设置与下面这道四川2007年的真题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变动的部分设置思维难点。两道题的解决办法也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考察其中的不变量进行快速求解的。本题中是考察木材的量,下面2007年的真题则是考察银的量。两者本质都是对份数观点的考察。 
【题】有银铜合金10公斤,加入铜后,其中含银2份,含铜3份。如加入的铜增加1倍,那么银占3份,铜占7份,试问初次加入的铜是多少公斤?【四川2007】 
A. 3 
B.4 
C.5 
D.6 
小结:这实际是告诉我们,备考要先以本省历年真题为核心,吃懂吃透其中的核心要点,然后以真题为相互关联的点,发散开去,关注国考和其他省份中命制优秀的考题,有方向、有目标地进行备考。 
最后,预祝各位考生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顺利过关!公考之路,与你同行!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