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节推断题
细节推断题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涉及题目的各个方面,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段信息和细节的推断能力。其中有些题目是对该文段表述的近义或同义转换;有些是对文段细节、概念的理解或知识链接;有些则是根据文段的表述进行推断。其中还有可能设置陷阱,难度较高。因此,要把握好细节题,就要充分了解题目设置的陷阱有哪些。
通常在提问中出现“正确/不正确”“可以推出”“可以得出”等标志性字样的都可以认为是细节推断题。
【例1】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①植物周期行为——②生理节律的奥秘。虽然这些行为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如光照时间长短等,但植物学家一直认为生物钟是植物感知外界条件的决定因素。要鉴定生物节律的生物钟基因,通常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生理节律能否被检测到,二是需要找到这种生物节律的异步个体。③植物光合作用节律用常规方法是难以检测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史蒂夫·凯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借助萤火虫的发光璀闪,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鉴定出第一个④植物生物钟基因。
对文段中画线的四个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概念相同,②包含①
B.①③概念相同,①包含③
C.①④两个概念不同
D.③④两个概念等同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植物光合作用节律”和“植物生物钟”明显不是指同一事物。D项正确。
【例2】人力资源专家认为,女性在能力、知识背景和智力因素上与男性并无差异,而其在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上有着天然优势。信息时代,女性管理者往往更易于被团队成员所认同,更适合营造企业的凝聚力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是()。
A.女性适合做管理工作
B.女性善于处理各种人事关系
C.女性在智力上和男性无生理差异
D.信息时代更适合发挥女性的优势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题干中说女性管理者由于有沟通能力和亲和力的天然优势,更容易被团队成员所认同,不是说善于处理人事关系。
【例3】软件在长期运行和使用中没有磨损、老化、用旧等问题。任何机械、电子设备在运行和使用中,其失效率大都遵循U形曲线(即所谓“浴缸曲线”)。那是因为刚一投入使用时各部件尚未灵活运转,常常容易出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便可以稳定下来。而当设备已经历相当时期的运转,便会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会使失效率突然提高。这意味着已经到达寿命的终点,即将报废了。
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软件在运行和使用中不遵循U形曲线(即所谓“浴缸曲线”)
B.任何机械、电子设备刚一投入使用时各部件尚未灵活运转,但是越用越好用
C.软件和机械、电子设备在运行和使用中的表现有很大的不同
D.软件不像机械、电子设备那样运行一段时间便可以稳定下来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机械电子设备经过长期运转后,会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因此,“越用越好用”不正确。
【名师点评】本题用软件和机械在使用中的对比来说明软件的运行不遵循机械运行的U形曲线,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和机械的表现就会不同。
【例4】晚清时期,封闭的清政府开始设立“同文馆”,聘请外国人教授英语等外语,其目的主要是在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时尽可能少受蒙骗。但这种最严格限定在技术层面的语言修习,却突进到科技、文化、思想及至意识形态领域,最终引致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语言的交流往往会带来意外的收获,这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天真的初衷,意外的结果
B.坏事有时也会变成好事
C.语言交流能促进社会进步
D.掌握一门外语如同打开一扇窗户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文段根据晚清设立同文馆引致社会大变局,说明语言交流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ACD三项均可从原文中推出。然而设立“同文馆”以及“技术层面的语言修习”并不能被认为是“坏事”,因此B项错误。
◆ 词语含义题
词语含义题主要考查在文段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词语或句子,或者考查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和句子。词语方面主要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常常带有比喻或者其他修辞上的意义。因此,我们既要把握其本来意义,又要综合上下文来考虑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一般来说,这类试题不会考查词语的本意,但是其比喻、知识链接又一定是以本意为基础,不会偏离太远。“重要的句子”指的是那些可以表明文段主旨或者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内涵上比较丰富的句子,结构上比较复杂、难以理解的句子,以及文段的中心句、过渡句或者“文眼”等。同对词语的理解一样,理解这些句子的关键也是要联系具体语境,而非孤立地看某一句。通常情况下,该词语或语句的含义就是其前后紧挨的内容。
词语含义题的标志有“对文中画线部分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可以理解为”“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指的是”等等。
【例1】社会上的各种传言和议论,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空穴来风。我们要善于思索和分辨。
“空穴来风”的意思是()。
A.有洞穴没有风进来,比喻无原由的事
B.有洞穴就有风进来,比喻事情不是完全没有原由的
C.好像洞穴中的风一样飘忽不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D.好像洞穴中的一股风,它是朝着某个方向吹去的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空穴来风:穴,洞、孔;来:招致。有了洞穴才有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的《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选项B正确。
【例2】无论什么文章,一旦选进语文教材,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而是整个教材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基本功训练的凭借”。
“基本功训练的凭借”是()。
A.收入语文教材中的各类作品
B.那些保持原来意义、独立存在的作品
C.整个教材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D.那些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该文段是一个长句,首要问题就是弄清长句的主谓宾。主语是“选进语文教材的文章”,“不再是……而是……是……”是三个并列的谓语分句,“基本功训练的凭借”是其中一个谓语分句的内容,指的是主语的内容,句首主语统领几个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