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案例分析题(案例(一)和案例(二)为多项选择题,即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择,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案例(三)为单项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每题1.4分,共15题。)
(一)
某公司要招聘一位负责市场开发的管理人员,应征者络绎不绝。第一轮面试时,总经理对所有应聘者说:"请你们哪位帮个小忙,到楼下搬五张桌子和十把椅子来。"有的应聘者对此毫无反应,抓紧时间埋头看公司有关招聘资料。有几位应聘者立刻转身下楼,有的独自扛来一张桌子,有的独自搬来两把椅子。其中有一位应聘者(小N)在听了总经理的话后并没有急着下楼,而是召集了几位应聘者一同下楼,将其余的桌子和椅子全部抬上了楼。第一轮面试结束,凡是下楼搬桌椅的人都顺利通过,进入下一轮。
第二轮面试是当场作文,题目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考试结束后,众应聘者对自己的表现十分满意,欢欢喜喜地离开了。离开时,几乎所有参加面试的应聘者都将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纸杯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只有小N起身时将自己的纸杯随手带走,放进了门口的废物筒里。最后结果,小N应聘成功。
91.在第一轮面试中,该公司总经理让搬桌椅的人进入下一轮面试,看中的是应聘者的( )。
A.策划能力 B.应变能力
C.服务意识 D.超前意识
92.小N在第二轮面试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 )。
A.小N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
B.小N具有突出的公关能力
c.小N比别人搬的桌椅多
D.其他应聘者忽视了自己“为善”应从小事做起
93.小N在第一轮面试中表现出了高于其他应聘者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主要有( )。
A.写作能力 B.团队精神
c.协调能力 D.组织能力
94.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应聘者在第一轮面试中被淘汰的原因是( )。
A.对应聘很重视,准备很认真
B.对总经理的要求没有做出积极的反应
C.缺乏良好的道德修养
D.他们跟着小N一起搬了桌椅
95.从道德建设的角度看,上述案例告诉我们( )。
A.道德建设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B.道德情操的养成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
c.道德修养不只体现在大事中,也体现在日常点滴小事中
D.道德水平的高低只有在招聘过程中才能得到集中体现
(二)
2003年12月28日,某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总结大会。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在会上说:"从2002年开始,我县正式启动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万人参与。去年共收到评议书6万3千份,评议意见6千多条。今年收到的评议意见比去年减少了2千余条。去年评议中,群众提出的意见都已一一得到整改、落实和查处。今年4千多条意见的落实情况,明年将在适当的时间向全县人民汇报。"县纪委书记的讲话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目前,群众评议政府机关的活动,末位部门一把手淘汰制,已经成为转变该县政府机关作风的一个重要方式,政府工作人员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96.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反映了《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的内容有( )。
A.政治坚定、忠于国家 B.勤政为民、接受监督
c.团结协作、步调一致 D.清正廉洁、品行端正
97.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的意义有( )。
A.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举措
B.这是加强和改进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建设的好办法
c.生动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D.是社会主义直接民主的一种形式
98.群众评议政府机关活动的形式属于( )。
A.群众参与 B.群众监督
C.群众审查 D.群众决定
99.群众评议政府机关的活动说明( )。
A.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B.政府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
c.群众有权免除政府部门的领导人
D.群众和政府合为一体
100.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
A.群众监督是司法监督的重要内容
B.群众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
c.群众监督增加了对政府部门领导人的压力,也是廉政勤政的动力
D.群众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政府的官僚主义,改进政府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