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期望获得50%的利润全部卖完,所卖的总钱数应是:
100×(1+50%)=150(元)
按期望利润卖掉70%的商品所得的钱数为:
150×70%=105(元)
卖掉70%后,剩下的商品按期望利润可卖的钱数为:
150×(1-70%)=45(元)
实际所得的利润为:
100×50%×82%=41(元)
实际卖得的总钱数为:
100+41=141(元)
按期望利润卖掉70%后,剩下的商品实际卖得的钱数为:
141-105=36(元)
卖掉70%后,剩下的商品按定价打的折为:
36÷45=80%=八折
选词
16、躺了那么久,他终于想了起来。
他想起床
他想起了那件事
17、搜集(收集是错的)
18、截至 (截止是错的)
19、体恤民情
20、学历
21、一面对两面的病句,具体忘了
22、否定错误的病句,如避免,后面的不能再用不;还有三重否定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7―20题。
有这样一种假说:冬眠是一种高度发达的机能。冬眠的哺乳动物虽然与人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但是它们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例如在体温调节上,就要比非冬眠动物强。
传统认为,哺乳动物冬眠的奥秘在于心脏。无论冬眠动物,还是非冬眠动物,甚至人类,其心脏工作的原理是相同的。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但是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从而使心脏的舒张越来越困难,最后导致死亡;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因此心脏细胞调节钙离子浓度的机制,是冬眠时心脏正常活动的关键所在。
后来的研究证实,心脏细胞的这种变化还不是冬眠的根本原因,科学家们推测冬眠最终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控制的。然而,人们却一直没有发现这种遗传基因。直到最近,日本科学家发现,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的血液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HP。HP只能在冬眠动物身上找到,并与冬眠同步出现。这表明,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人类身上也能找到类似冬眠的现象吗?人类也可能冬眠吗?答案是肯定的。人在睡眠时也有体温降低、心跳放慢的现象,这在性质上与冬眠相似。而身体硕大的熊的冬眠,为实现人类的冬眠提供了可能。如果以HP为线索,也许能重新认识熊的冬眠。一旦控制熊冬眠的遗传基因得以破译,人的冬眠就不是不可能了。这样,人类就能把自身的代谢控制到最低极限,从而有利于癌症等疾病的长期治疗、未来的宇宙旅行等。
18.按照传统的看法,下列对动物冬眠时心脏工作原理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随着温度的降低,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B.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
C.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心脏仍能保持在非低温条件下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
D.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增强,从而使心脏的收缩也随之增强。
答案思路如下:
就是通过理解动物冬眠时心脏工作原理来把握文意的。解答时应把选项依次代进原文比较,找出破绽――看看是否有自相矛盾、前后颠倒、顾此失彼之处。此题的解题依据在原文第2段。A项的解说与原文对应的是该段第4句,主要依据的信息是“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相反”。这“完全相反”正是针对非冬眠动物排钙能力降低而言的,因此,A项完全符合文意。再看B、C、D三项,就不是这样了。B项的解说正好与该段第3句的说明倒了个个。原文说“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的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出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而B项却将先后条件关系搞颠倒了,显然不合文意。C项的解说则犯了顾此失彼的毛病。对照原文可知,在低温条件下,冬眠动物排钙离子的能力反而提高了,这个能力的提高,导致了冬眠动物心脏舒张能力的增强,因此说“保持”原状不变是错误的。至于在此条件下冬眠动物心脏的“收缩”能力的变化原文就没谈到,因此C项的解说不正确。D项的解说则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对照原文的三、四两句可知,“排除钙离子”“使心脏舒张”,而不是让其收缩。所以D项也不对。可见,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瞻前顾后,仔细对照比较,从而准确地找出破绽所在。
类比推理
割草机∶草 A
A. 电脑∶数据 B.
C. 酒精灯∶炸药 D. 天平∶砝码 (真题好像改动一点)
山道∶索道C
A. 客轮∶渔船 B. 汽车∶卡车
C. 楼梯∶电梯 D. 筷子∶刀叉
15. 蜘蛛∶固定 B
A. 鸳鸯∶蜻蜓 B. 垃圾∶根本
C. 照顾∶葡萄 D. 颤抖∶慵懒
军装:士兵 C
A. 套装:女人 B. 服装: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