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25 共2页
解决这一问题,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义务,卫生部门更是义不容辞。
我认为这个问题入题是失败的,拿一个国家卫生部部长都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来考应届大学生,显然是不恰当的。而且提出的关键在政府还是关键在医院的问题也是幼稚可笑的。对此题不予置评。
16、有人说,讲效率就没有公平,讲公平就没有效率,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时间4分钟,分值40分。
评分要点: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们党现行分配政策的一条重要原则,强调效率优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强调兼顾公平,符合社会主义要求。2)人与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素质优劣、能力大小生产效率的高低是不一样的,因此,其生活效率和贡献也不可能一样,按什么方式分配,所得的报酬都不可能相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分配的问题上,只考虑公平不讲效率,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只考虑效率又会过份拉大收入差距,不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确的做法是,重效率但不唯效率,讲公平,但不搞一刀切。
考生对此题的审题有时候出现了偏差,此题中的效率与公平是指在分配领域里的事情,而不少考生却认为是生产经营领域里的效率与公平,认为在生产经营中,既要讲效益,又要讲公平竞争,这就大大地偏离了原题的意思。分配领域里的公平与效率,指的是在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中依据什么样的原则分配财富。在一次分配中要注重效率,在二次分配中要注重公平,在生产力不发达,生产不够发展的时候,要注重效率,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产品相对丰富的时候,则要注意让生产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更要注重在分配中讲究公平。因此,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现在,我们完全有能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就要注重公平,防止两极分化,防止贫富悬殊过大等等。不是强调一个方面就一定要否定另一个方面,而是要在两个方面找到一个平衡点。
17、有人认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小车进村、路面硬化”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时间三分钟,分值40分。
评分要点: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是村容村貌的问,更重要的是它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
考生一般都能了解题目中的俗语只反映了物质生活的一个方面,还有精神生活的方面,特别是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变、文化修养的提高等等,但仍然不能非常全面地把新农村的目标要求都回答出来。特别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非常重要的方面,没有一个同学回答这一条。如果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来回答这个问题,就显得非常全面了。
18、现代社会充满竞争,同事之间无形中也存在着竞争,谈谈你对竞争的看法。时间4分钟,分值40分。
评分要点:1)现代社会中,竞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2)为了发展自己,同事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正当的竞争产生压力和动力,有利于激发自己的潜能,更好地塑造自我。作为现代人,应勇敢地面对竞争。3)竞争不排除合作,良性的竞争是合作中的竞争,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拆台,我们应提倡良性竞争和合法竞争,避免恶性竞争和不正当不合法竞争。
此题考生一般都能答得比较好,但答得很全的人不多。总体上看,这道题目相对简单些。
19、2006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把经济发展的目标从“又快又好”改为“又好又快”,对此,你怎么看?时间3分钟,分值40分。
评分要点:1)这不仅是简单的排序的变化,它蕴含着随着时代的变化,执政党对不同的国内外形势做也的不同判断,也折射出对经济建设规律与认识上的深化。2)从大跃进时的多快好省强调多,到改革开放时期强调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快到现在强调好,都是时代客观需要。3)好快顺序的变化,实质是要以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优质化来为21世纪的中国赢得更大的发展,当前,快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好搞上去,才能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此题跟18题类似,相对简单,考生都会有话可说,而且不会跑题。
20、有句格言,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一格言的理解。时间三分钟,分值40分。
评分要点:崇高和伟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伟大主要是从一个人所创造的业绩及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方面而言,崇高主要是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而言的。一个人不一定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可以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己的品德崇高。
此评分要点不太好。伟大和崇高并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伟大的人可能并不崇高,而一个崇高的人可能并不伟大。很多的学生在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甚至比评分要点答得更好一些。有考生说,一个人之所以不能决定自己的伟大,是因为时势造英雄,除了自己的努力外,外在的环境也非常重要,只有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才可能造就一个伟人。而崇高一个人可以自己左右,因为它更多的是从一个人加强自身的修养来讲的,无论外部环境如何,一个人可以加强自身的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的低级趣味的人。评分标准中没有谈到如何联系实际来谈这个问题,所以道理讲清楚了,联系实际不够的话,也可以不扣分的。
21、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矿难仍然时有发生,请对这一问题作简要分析。时间3分钟,分值40分。
评分要点:可以谈危害、原因、措施等,比如: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1)各级政府监管不到位。2)煤矿业主安全意识淡薄,唯利是图。3)存在地方保护主义。4)存在官商勾结的问题。
此题一般的考生答得都比较好,绝大多数人从生产这一问题的原因谈的,但限于了解的情况不多,谈得不够全面。此题可以从产生矿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来谈,如政府的问题,矿主的问题,矿工的问题等等,如此铺展开来,会取得好的效果。思维的方式与第9题相同。
22、有些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宁要都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时间4分钟,分值40分。
评分要点:1)这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的一大误区,也是一方面就业困难,另一个方面招不到大学生的原因,要认真对待,及时纠正。2)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要以待遇、条件等作为就业的标尺,应该以能发挥专长,有用武之地,能否为国家作出贡献作为标准选择就业地
、单位和岗位。3)国家也要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从各个层面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此题我认为不大好,关键是“宁要…不要…”的句式不好。类似的句子有“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之类的话,这些绝对的语言,来自于非此即彼的绝对化的思维,从来都不好。所以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很容易走到说假话的路上去。依我看,一个学生适合在城市工作,既便只有一张床,也不是什么坏事。如果适合在农村,那就不必挤这张床了,而要投身农村干一番事业。所以这不能一概地扯到就业误区上去。一些学生在回答这个题目时,对留在城市工作大加鞭挞,好象只有到农村去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似的,抒发了一些虚假的感情,这样的导向大大地不好。
23、据调查,目前农村很多青壮年都已经出去打工了,人有据此得出结论:我国农民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时间3分钟,分值40分
评分要点:1)我国农村目前还有大量富余劳力,这一群体大部分将以农民工的形式转移出来,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仍然是当前扩大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2)调查反映的情况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趋势。3)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总体上存在着突出问题,农民工权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主要是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4)农民工就业缺乏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还存在很多困难。
上述评分要点谈农民工多一些,本来也不错,但我认为忽视了仍然在农村的农民情况的叙述。比如,那些仍然在农村的农民,主要是一些老弱病残人员,他们的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也是中国农民问题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如果能把外出的农民和仍然留守的农民分开来回答,可能更加全面些。面试中,很多的学生都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回答问题,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