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处理与协调能力等方面面试问题4

发布时间:2016-08-25 共3页


  【解析】这类题目的着眼点不是让应考者发表什么专业性意见,而是看应考者观察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深度,有没有独立见解,思想是否成熟,思路是否清晰,是否言之成理。此题的测试要素是综合分析能力与言语表达能力。测试点为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分析比较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观察力和知识面,言语表达的逻辑性、流畅性、准确性和简洁性。
四、自我测试
  1、北京市现有数万下岗职工,他们的再就业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然而,每年却有上百万外地人在北京打工,挣走了上百亿元的人民币。请分析一下造成下岗职工再就业难的原因,并简单谈谈你认为合适的解决办法。
  2、目前社会上“献爱心,捐助危重病人”的活动很多,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3、“无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强调规矩有时又不利于创新,请你谈谈“规矩”和“创新”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4、你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句话怎样理解?
  5、腐败问题是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过去讨论比较多的是即将退休的人搞腐败的“59岁现象”,有人把年轻人工作几年掌握了一定的管理权以后搞腐败的现象,称作“26岁现象”,请你对这种“26岁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6、系统论奠基人贝•塔兰菲有句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请你结合实际加以评析。
  7、如果将若干块长短不一的木片箍成一只木桶,其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片,而是最短的那一块。那就是“木桶效应”理论,请你结合实际加以评述。
  8、为什么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从思想角度说,就是从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的转变?
  9、从“知识就是力量”到“知识的知识才是力量”的转变说明了什么问题?
  10、为什么说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智力的竞争?
  11、有这样一句话:“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综合分析能力,思辨能力)
  12、你认为你的分析能力如何?
(除了从总体概括你的分析能力如何以外,尽量能再举出一个例子来实际证明你的分析能力)
  13、一般人认为你是勤于钻研每一细节呢,还是你比较疏于推敲?
  14、你运用哪些分析方法和工具?
  15、你认为成功和失败有什么区别?
  16、你认为富和贫、美和丑有什么区别?
  (以上两个问题除了测定应试者的分析能力外,还可以测定其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提一些小案例,要求其分析、判断)
第七节应变能力和自我认识控制能力等问题
  一、命题思路
  公务员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如果缺乏必要的应变能力,就会在突发事件面前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处理;但这些突发事件往往是重大事件,处理不好会造成很大影响。同时,公务员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反应力,才能对工作中的问题迅速、准确地作出反应,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面试中,主考官测定应试者的应变能力、反应力,要注重以下方面:头脑的机敏程度,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对考官提出的问题能否迅速、准确地理解,并尽快作出相应的回答。
  自我认识能力是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自我认识能力的人,才能够看清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进而在此基础上发扬利用自己的优点,避开和克服自身的缺点,扬长避短,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过低地评价自己会使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过高地评价自己又容易使人好高骛远。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承担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任务,这样不但会削弱自己的信心,同时也不利于任务的完成。
  主考官在测定应试者这方面的能力时,要看其是否能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检查,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自我控制能力是衡量应试者自我控制感情等心理意识的能力指标。
  对公务员来说,善于用理智控制感情,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情、不同的对象,恰到好处地流露自己的情感,是尤为重要的。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才能在成绩面前不沾沾自喜,遇到挫折不垂头丧气,遭受委屈不暴跳如雷,获得奖赏不头脑发热;才能对上级领导不低三下四,对下级和群众不骄横粗暴。处理易办的事情不掉以轻心,解决棘手的问题不忧心忡忡等等,才能始终保持理智、冷静,不使感情任意流露。善于“自控”,表露得体,是公务员顺利完成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增强和完善自我修养素质的有效方法。
  在面试过程中,主考官要看应试者能否在遇到批评、遭受挫折以及工作有压力时,克制容忍、理智地对待。
  二、答题技巧
  在回答应变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的试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有压力的情景下,思考、解决问题时能够迅速而灵巧地转移角度、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2)在较强刺激情景中,表情和言语自然;
  (3)在受到有意挑战甚至有意羞辱的场合,能保持冷静;为了长远或更高目标,抑制自己当前的欲望。
  三、例题解析
  【例1】当你面临棘手问题时,你如何处理?
  【解析】主考官有时可能会问一些题意较模糊、不易找到回答切入点的问题,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应试者若不能迅速举出切身实例作具体、生动阐述,不妨也“务虚”一点。比如刚才这个问题可作如是回答:“不同性质的问题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基本原则是处理任何棘手的问题都需要理智、冷静和智慧。”但是,当主考官提出一个带有具体情景的棘手问题,你就得认真对待了。如:“假如你的领导提出一个新的工作方案(设想),其他同事们也都赞同,而你却觉得这个方案有致命的弱点,若付诸实施会造成不良后果,你及时向领导谈了自己的看法,领导没有采纳,这时你怎么办?”应试者要通过回答这类问题,向主考官显示自己的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工作责任心、对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恰当把握等。

百分百考试网 考试宝典

立即免费试用